[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清溪古镇,建于隋仁寿四年(公元604年),距今已有1403年的历史,清溪古为笮都牦牛羌地,扼古驿道要冲。汉代以后,无论郡、州、具、所,各类建制,均常设于此。我们来此,先从清溪文庙开始参观。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院内数株参天的大树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泮池前为万仞宫墙,有左侧圣域门、右侧贤关门。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清溪古镇至1950年县城迁到他处,就降为乡镇的级别,加上至今高速也没有经过这里,经济发现缓慢,看过去没有兴旺发达的气势。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不少的土房子,墙是干打垒的。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入口处有国保碑和“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碑。
清溪文庙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那时县治设于此地。嘉庆四年(1799年)迁建今址光绪九年(1883)全部落成,进了文庙就看到棂星门。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文庙座落在汉源旧县城清溪东北隅。院落里2002年才立的状元碑,算不上文物。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文庙座落在汉源旧县城清溪东北隅。院落里2002年才立的状元碑,算不上文物。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浮雕图案中,状元打马游街图特别传神,状元喜气洋洋,百官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接着就是泮池,里面还装上了喷泉。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泮池前的两只石狮子。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滴水桥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泮池四周砖砌花格围栏上雕刻有天马、灵猴、金蟾、仙桃等。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戟门,也就是大成门两边,原来是两座规制较小的祠堂,被称为名宦祠和乡贤祠。名宦是指“仕于其地而惠泽于民者”,也就是合格的“父母官”;乡贤则是指“生于其地而德业学行著于世老景谓之乡贤”,即是指当地德高望重的人。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接着就是泮池,里面还装上了喷泉。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泮池前的两只石狮子。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滴水桥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泮池四周砖砌花格围栏上雕刻有天马、灵猴、金蟾、仙桃等。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戟门,也就是大成门两边,原来是两座规制较小的祠堂,被称为名宦祠和乡贤祠。名宦是指“仕于其地而惠泽于民者”,也就是合格的“父母官”;乡贤则是指“生于其地而德业学行著于世老景谓之乡贤”,即是指当地德高望重的人。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现在这里比较空洞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院内数株参天的大树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泮池前为万仞宫墙,有左侧圣域门、右侧贤关门。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清溪古镇至1950年县城迁到他处,就降为乡镇的级别,加上至今高速也没有经过这里,经济发现缓慢,看过去没有兴旺发达的气势。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不少的土房子,墙是干打垒的。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老街上,除了零星的副食品小店,几乎看不到商业的痕迹,他们基本还是自给自足。
唐时风、汉时雨。清溪是个有历史的地方,也是如今驴友们乐于户外徒步的地方。他们说,这是一个让人忘掉时间、又想起时间的地方。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坡地的街巷正在改造。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95年版《汉源县志》载,清溪镇过去是个货运集散地。以民国十年(1921)九月为例,这个弹丸小镇每日容纳了背夫、马帮、行商七八百人次,骡马上千匹。晚上用餐时段,大大小小的馆子人声鼎沸,店小二端着碗碟儿跑得满头大汗。喝酒猜拳声音此起彼伏,划破夜空;街道两旁灯笼高挂,杂货琳琅,人来人往。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坡地的街巷正在改造。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95年版《汉源县志》载,清溪镇过去是个货运集散地。以民国十年(1921)九月为例,这个弹丸小镇每日容纳了背夫、马帮、行商七八百人次,骡马上千匹。晚上用餐时段,大大小小的馆子人声鼎沸,店小二端着碗碟儿跑得满头大汗。喝酒猜拳声音此起彼伏,划破夜空;街道两旁灯笼高挂,杂货琳琅,人来人往。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清溪向西翻山越岭走60里路,就到了另一个重要驿站宜东镇(泥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雅安几乎所有的大茶号都在宜东开设了分号。由于历史积淀和商业惯性,清末到民国,这里形成的旅店、茶号、茶市、马店、洋行、仓库、兵营、商贾甚至比清溪还繁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康定流传着一句谚语:“背不完的宜东镇,填不满的康定城”,说明宜东货运周转之繁盛。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所有的过往,都是云烟。现在看到的,都是以后的历史。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所有的过往,都是云烟。现在看到的,都是以后的历史。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 [转载]川西环线58:汉源清溪古镇](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一篇:[转载]晨曦木屋,宁静画卷
后一篇:[转载]生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