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2024-11-29 20:00:28)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勒通古镇海拔约4000米,因此又称为“天空之城”。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1683-1706),生前绝笔《洁白的仙鹤》使得仓央嘉措与勒通古镇有了解不开的缘。“洁白的仙鹤,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转一转就飞回”。正是因为这首诗,仓央嘉措圆寂后,他的转世灵童格桑嘉措来自理塘。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仁康古屋,也叫“七世达赖故居”,是勒通古镇保存最完好的家庙,纯净藏式建筑,始建于16世纪中叶。仁康古屋先后降生过十三位德高望重的大活佛。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在仁康家的门上看见的七个檀香木所做的木球,其实这木球为密宗本尊之器的“杵”,表示吉祥而胜于一切魔障的象征。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第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1708-1757年),西康理塘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格桑嘉措奉旨离开理塘。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紧挨大门的低矮土木墙小屋,正是七世达赖的出生地。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公元1708年1月9日,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在仁康家出生,当时有神奇的预示,如母亲靠的枕头流出洁白的狮子乳,家中储存的清水变成乳白的牛奶等。七世达赖喇嘛出生后,基石上自然呈现出许多藏文字母和密宗法器(如金刚杵、宝瓶)的图形,这些现象至今仍清晰可见。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七世达赖故居”收藏着很多文物,乾隆皇帝赠给七世达赖喇嘛的蓝釉双龙颜色鲜丽、大明宣德年青花瓷、奔教唐卡画5幅,其中最珍贵的是七世达赖喇嘛21岁时,为家乡想念他的亲人新手所塑的自身像。此外,七世达赖喇嘛用过的手鼓(法器)、空过的袈裟,还有明清朝代的汉式铜镜等文物,都被仁康家庭的后人珍贵地收藏着。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仁康古屋不仅因为七世达赖喇嘛的出生而闻名,还因为其历史上诞生了十三位德高望重的大活佛,其中七位尤为著名。这些活佛的出生使得仁康古屋成为藏传佛教的朝拜圣地。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这里走出的七位大活佛是:第七世达赖喇嘛,蒙古最大的国师第三世哲布尊丹巴·洛桑丹比尼玛,昌都强巴岭寺寺主第九世帕巴拉,昌都谢瓦拉活佛依西晋美·登比公布,扎亚喇嘛罗登西绕,罗日活佛罗绒登比结村,理塘寺第二十位堪布格登嘉措。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一月二十一日,达赖喇嘛奉旨离开理塘,由四川重庆镇总兵官任国荣带兵二千护送。二月三日,七世达赖喇嘛住进道孚惠远寺。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七月,护送达赖前往西藏,陪同人员有章嘉国师沿理塘、巴塘、芒康、昌都等地。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这座家庙始建于16世纪中叶,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理塘保存最完好的藏式建筑之一。它占地约2518平方米,采用土木(砂夹石)结构,具有浓厚的藏式风格。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幽静的殿堂,我们缓缓而行。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柜子中的坛城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这塑像是七世达赖喇嘛21岁时的自塑像,潇洒飘逸。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仁康古街,因仁康古屋而得名,自元代以来就成为茶马古道重要交易场所,经过数百年发展,形成集宗教建筑、传统民居等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了原始的藏式文化、原始的建筑和风貌,留住了原住民。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转载]川西环线42:理塘勒通古镇·下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