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我们的下一站是德格八邦寺,那里距离县城开车有90多公里。路过金沙江边,这里可以算是金沙江的上游。
对岸就是西藏的江达县,岸边的馒头山刻着“西藏”二字。开过金沙江大桥就可以到对面。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们沿江一路往东南方向,到了金沙江支流白水河拐进去,就是通往八邦寺的方向。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白曲河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白曲河峡谷,回来还要经过这里。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路过这里,按照开车时间算,应该是德格的小白卡村,早上的阳光正好照在山坡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村上的寺庙,应该叫白梦寺。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再开45分钟后,加上在山下的八邦乡路口顺路带上的一位老喇嘛,我们到了八邦寺。八邦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寺庙周围环境优美,三山环绕,有“三象戏水”之美传。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对岸就是西藏的江达县,岸边的馒头山刻着“西藏”二字。开过金沙江大桥就可以到对面。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相传公元7世纪末,藏王松赞干布的大臣噶尔东赞的后代避难到康区后,生活在金沙江一带。传至第30代时,该家族的传人索朗仁青为元朝帝师八思巴的膳食堪布,因其具有“四部十善”的品质,被元朝皇室赐名为“四德十格之大夫”。从此,索朗仁青即以“德格”作为家族名。之后该家族建起了一个政教合一的土司之邦,以家族名命名地名,这便是德格。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们沿江一路往东南方向,到了金沙江支流白水河拐进去,就是通往八邦寺的方向。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白曲河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白曲河峡谷,回来还要经过这里。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路过这里,按照开车时间算,应该是德格的小白卡村,早上的阳光正好照在山坡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村上的寺庙,应该叫白梦寺。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再开45分钟后,加上在山下的八邦乡路口顺路带上的一位老喇嘛,我们到了八邦寺。八邦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寺庙周围环境优美,三山环绕,有“三象戏水”之美传。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八邦是藏语的译音,意即“财富集中,人杰地灵之地”,这里海拔3900米,是噶举派藏区的主寺,其声望仅次于西藏楚布寺。1958年“四反”前该寺隶属寺庙300余座,遍布四川的甘孜、阿坝、西藏的昌都、波密、青海的玉树、果洛、云南的德庆、丽江等地区。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八邦寺坐北朝南,背后倚靠扎仁青札神山,是莲师于多康地区加持的25处圣地之一,寺庙依坡势修建,整体建筑错落在大象身体到头部到象鼻的位置,空间布局参差有层次,金顶红墙的主殿与褐白二色的僧寮交织,巍峨壮观。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随车来的老喇嘛带我们进寺庙参观,虽然语言不通,但意思是很清晰的,老喇嘛虽然表情严肃,身材魁梧,看我们还是很和善。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随车来的老喇嘛带我们进寺庙参观,虽然语言不通,但意思是很清晰的,老喇嘛虽然表情严肃,身材魁梧,看我们还是很和善。
我们看到的应该是经堂的早课。早课上喇嘛们要大声的背诵经文,从经文背诵的流利程度,可以看出一个喇嘛的修习是否精进,刻苦。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进门后,经堂大门又关上了。带我们进门的老喇嘛让我们随意,拍照更是可以,真是意想不到的体验呀。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进门后,经堂大门又关上了。带我们进门的老喇嘛让我们随意,拍照更是可以,真是意想不到的体验呀。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经堂墙面的天王壁画,是著名画家通拉泽翁手笔
八邦寺的前身,是止贡噶举僧人巴登向秋能巴于12世纪末叶修建的兄里寺。噶玛拔希是德格汪布顶人,他是世界上第一位活佛都松钦巴的转世灵童。噶玛拔希云游古蒙古地区时,蒙哥大汗尊他为国师,赐他一顶金边黑帽。因为噶玛拔希曾在兄里寺主持3个月日常寺务,故八邦寺有国师庙之称。
16世纪中叶,兄里寺不慎失火被焚毁。1728年,出生于德格龚垭的噶玛噶举僧人,时为昌都嘎玛寺第八世司徒活佛的曲吉迥乃,得到德格土司登巴泽仁的鼎力相助,在兄里寺遗址上主持兴建八邦寺;并因登巴泽仁的恳切挽留,担任八邦寺主持,被尊称为八邦寺第一代司徒活佛。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其后八邦寺被立为德格土司家族的第一家庙,历代司徒活佛均有权参加德格土司最高行政会议,土司制定重大政令、大小头人的升迁以至土司嗣位等,均须得到司徒活佛的认可。康巴地区的噶举僧人若要入藏受比丘戒,必须先在德格八邦寺修持3年以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其后八邦寺被立为德格土司家族的第一家庙,历代司徒活佛均有权参加德格土司最高行政会议,土司制定重大政令、大小头人的升迁以至土司嗣位等,均须得到司徒活佛的认可。康巴地区的噶举僧人若要入藏受比丘戒,必须先在德格八邦寺修持3年以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八邦寺高僧云集,宗教人才辈出,许多活佛、喇嘛均为研习“五明学”多有建树的著名高级学者,留下了许多佛学、天文学、诗明学、文学、医药学、文法、历史、绘画等学科的著述。如《印度旅行记》《诗学的解释与参与》《司德文法广释》《自传图名术》《藏医临床札记》等,具有较大影响的作品。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 [转载]川西环线34:德格八邦寺·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一篇:[转载]秋湖晨雾,宁静之美
后一篇:[转载]去年汉堡:亮点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