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2024-10-02 21:58:59)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粤海关旧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岭南街道沿江西路29号。1914 年奠基,1916年竣工,为民国时期广州海关旧址,故名。楼高4层。大楼坐西北朝东南,为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平面呈凸形,门外带石梯,现为中国海关博物馆广州分馆。粤海关博物馆以顶层的大钟而闻名。钟楼为穹隆顶,高13米,四面各砌双柱塔司干双柱。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旧址是中国现存的最早兴建的、最古老的中国海关办公大楼。在粤海关旧址上,粤海关博物馆于2016年1月1日挂牌建立,是全国直属海关第一家国有博物馆.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博物馆为欧洲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建成之初是广州长堤新兴商贸区中心地标建筑,该建筑被视为广州近代西洋建筑的典范,也是新世纪“羊城新八景”之一“珠水夜韵”的标志性景点。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政府开放海禁,后设粤(在广州)、闽(在厦门)、江(在云台山,今连云港附近)、浙(在宁波)四个海关。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关闭厦门、云台山、宁波三个海关,仅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粤海关遂居重要地位.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鸦片战争前,粤海关并不直接管理来粤贸易的外国商人,而是通过特许商行一十三行进行管理。
鸦片战争后,十三行垄断对外贸易的制度被废除,粤海关开始直接插手外贸管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广州被英法联军占领,英国攫取了中国海关管理权。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清咸丰九年(1859年)10月,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李泰国攫夺粤海关行政权。从此,粤海关一直为帝国主义势力所把持。当时,沙面岛属于租界,为方便外籍人士办理公务,就在广州六二三路附近兴建了一栋共两层楼的粤海关税务司公署。大楼在经历数次重修后最终被大火烧掉,后来就决定在附近兴建办公地点,也就是现今的“大钟楼”。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本次展出的“粤海关历史陈列”,追溯海关起源,展现粤海关从1685年设立至1950年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的发展历程,充分展现了广州作为著名通商口岸和世界贸易体系中心城市的重要地位,是了解广东乃至中国对外贸易、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史的重要窗口。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该大楼由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署工程处的英国建筑师戴卫德·迪克(DavidC·Dick)设计,耗资21万银两。楼内的双开式弹簧门来自美国纽约。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大楼内有23个古典壁炉,铸铁炉体从英国进口,炉边及壁炉地面使用青绿色釉面砖。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清代粤海关在行政系统上是户部所属的一个征税机构。它不仅负责广州一口对外贸易的管理,而且负责广东全省沿海水道贸易的管理。不仅征收对外贸易的关税,而且征收国内贸易的商税。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监督是粤海关的把持者,全衔是“钦命督理广东沿海等处贸易税务户部分司”,由皇帝亲自简点派充,每届任期为一年,“管理关务,例应一年届满之前,预行奏请钦点差员更换”。如再被简点,则可连任。而粤海关监督这个肥缺通常由内务府人员所垄断。粤海关监督直接向皇帝和户部奏报每年的贸易和关税收支情况,向户部和内务府报解税饷。监督有权选派亲信及家人到各关口负责征税。外国船只的进出口及开舱贸易,均须监督许可,外国大班从澳门来广州处理商务,及贸易事竣后从广州回澳门过冬,皆向监督请牌,行商的充当及退行都须监督的批准,甚至连买办、通事的充任也得监督的肯首。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对货物的征税率,并没有进口与出口的严格区分,也不区别国外贸易或国内贸易,这是一种封建的财政关税,并没有保护或促进本国生产的含义。粤海关自设关开征以来,其关税额几乎是直线上升的,这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税收的绝大部分是由户部支配的。除了“通关经费”和解交内务府的银两外,其余税饷全归户部支配。粤海关的税收,无论对清廷的财政或是政治,都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清政府为了确保这一财源,而对税收实行一系列的考核制度。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大楼内的护壁,因为百年的氧化,成了冬瓜青色。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这里有理船厅,会计课等科室。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还开创了不少中国特色:全世界只有中国是由海关兼办灯塔业务的,而中国邮政的雏形也是“海关邮政”。1896年4月30日,当赫德在自己一手操办的“海关邮政”业务基础上再次提出“邮政开办章程”时,光绪帝奉批:“览。钦此。”从此“大清邮政”得以创立。广州的大清邮政官局正式挂牌营业时,营业地点就设在粤海关大楼首层的三间小屋内,当时只有7名信差投递广州全城的信件,使用的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面值仅1分的“大龙邮票”。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梅乐和(F.W.Maze,1871~1959),英国人,时任粤海关税务司。后为海关第四任总税务司。是当时总税务司赫德的外甥,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进海关。先后在烟台、牛庄、总税务司署、南昌、福州、腾越、江门、津海、江海等关任帮办、副税务司、税务司。1911年4月8日~1915年4月27日任粤海关税务司(相当于海关关长)。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英国人赫德,1863年9月被清政府总理衙门调任上海,任命为江海关税务司,同年11月,接替李泰国,继任总税务司(相当于海关总署署长)。在长达48年的任职期间,他将中国海关变成一个完全由外国人控制的独立王国。同样是他,对中国海关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包括建立新的会议制度,调整机构,建立由总税务司直接管理的用人考核制度等等;又使本来职能单一的海关成为一个无所不能的“通道”,一切有关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详细情报从这里流出,一系列西方先进的管理制度、技术也从这里流入,所以早期的海港、邮政、气象、引水、检疫以及专利、设计、版权、商标等等业务全部由海关包揽,令海关成为推动广州乃至全国城市近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机构。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大楼内的电梯安装于1916年,是广州的第一部。从铸铁栏杆可以看出当时的艺术风格。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设总口七处,即省城大关总口、澳门总口、海口总口(琼州)、海安总口(雷州)、梅菉总口(高州),庵埠总口(潮州)、乌坎总口(陆丰)。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除了七处总口,还有数十个小口或分卡,主要负责稽查内地和本港的船只出入。除了省城总口即粤海关大楼外,遗留至今较为知名的分支机构遗址就有:梧州关旧址、潮海关旧址(汕头)、江门关旧址、琼海关旧址(海口)、三水关旧址(佛山)、雷州海关楼旧址、雷州口部税馆旧址(关部康皇庙)等,均已为当地各级文保单位。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旧址的一个特色,是采用了英国爱德华时期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承建方是广州本地的晖华昌工程公司,被当代学者评价为平面功能布局、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各方面均为时代典范,奠定了粤海关旧址作为中国海关大楼建筑风格的主基调,更是古典复兴主义在岭南发展的高潮。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粤海关大楼从落成之日起至1949年,一直在洋人的掌控之中,从此意义上看,它并不是一幢简单的洋人办公大楼,而是一个上演了一段海关由丧失主权走向独立自主的过程的小舞台,一个旧封建广州城走向近现代化的历史缩影。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珠江广州河段风光旖旎,是广州旅游一张靓丽的名片。一江珠水可读广州上下两千年,百年码头见证现代商都风华荣貌。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同样位于沿江西路起点的,还有距离粤海关博物馆不远的人民桥。它是广州主城区珠江九桥最西边的一座,修建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它连起荔湾区与海珠区,一头是粤海关博物馆,另一头则与工业大道相接,见证珠江南岸工业辉煌。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附近的沙基惨案纪念碑是为纪念 1925 年 6 月 23 日参加声讨帝国主义制造上海“五卅”惨案游行被驻沙面英、法军队残暴开枪射杀的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故名。2001 年 1 月,市政府按 1926 年原碑样式复建于今址。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人民桥头的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落日的人民桥。
[转载]秋游粤西八二:广州粤海关旧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