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西安游记(7),游大慈恩寺,登顶大雁塔 作者:民俗四川
以前去西安多次,游过大慈恩寺,却未登上过大雁塔。大慈恩寺是唐初太子李治为纪念其母长孙皇后所建,并请玄奘法师主持该寺。玄奘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了汉传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成为唯识宗祖庭。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是玄奘亲自督造,所以大慈恩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一直受到国内外佛教界的重视。 1961年3月4日,大慈恩寺大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06月22日,大慈恩寺内的大雁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载,太子李治巡大慈恩寺,至玄奘法师房,亲制五言诗一首帖于户,其诗曰:
停轩观福殿,游目眺皇畿。
法轮含日转,花盖接云飞。
翠烟香绮阁,丹霞光宝衣。
幡虹遥合彩,空外迥分辉。
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大雁塔是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养从印度请回的经像、舍利,奏请高宗允许而修建。塔高64.5米,共七层,塔底呈方锥形,底层每边长25米,塔内装有楼梯,供游人登临,可俯视西安全貌。塔上有精美的线刻佛像,有著名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有中国名塔照片展览、佛舍利子、佛脚石刻、唐僧取经足迹石刻等。现今大雁塔经过修复,古塔雄伟,寺殿香火缭绕,庭院鲜花争艳,是一处特别吸引国内外游人的游览胜地。钟、鼓:是寺院的号令,俗有"晨钟暮鼓"之说。东侧钟楼内悬吊明代铁钟一口,嘉靖二十七年十月(1548年)铸造,重三万斤,高三米多。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后沿袭成习。
为何几次到西安未登大雁塔呢?好像当时维修不准登塔,未逢其时而已。笔者今年已八旬,登塔瞻仰圣物,眺望西安全景,感慨万分:
几度到西安,未登大雁塔。
八十游古都,登塔览风华。
塔高望全景,心诚拜佛牙。
大唐不夜城,美景在脚下。





















塔顶览西安,大唐不夜城就在脚下,那是晚上我们要去观赏的重要景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