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滔滔西江水,巍巍阅江楼。肇庆市端州区江滨东路西江河畔,阅江楼见证了肇庆一段段火红岁月。如今,阅江楼是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所在地,是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课堂,重要的红色旅游景区。
阅江楼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历代有修缮,名称也屡次更变,初为崧台书院,继称东隅社学,明崇祯十四年始命名阅江楼,1925年11月21日,叶挺独立团在肇庆市阅江楼前成立。团部驻阅江楼,楼前广场是练兵场所之一。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1959年,该楼辟为“叶挺独立团团部纪念馆”,
朱德为纪念馆名题了横匾。阅江楼的建筑布局讲究匀称、均衡,楼房高2层,分东西南北4座,楼与楼间建有回廊小阁,相互衔接。南北两楼为歇山顶,东西两楼为卷棚顶。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进了院内,可见这是典型的南方园林庭院式的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古建筑。抗日战争时期,日机炸毁西、北两楼,1959年重建。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北楼题匾崇文阁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楼参观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进了院内,可见这是典型的南方园林庭院式的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的古建筑。抗日战争时期,日机炸毁西、北两楼,1959年重建。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北楼题匾崇文阁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上楼参观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北伐先锋。当时,叶挺独立团全团有2100多人,设有三个营及两个直辖队。
1926年1月,叶挺独立团正式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北伐战争中,率先从广东出发,首战碌田,长驱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铺,奇袭汀泗桥,大战贺胜桥,攻占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战功,赢得了“铁军”称号。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北楼底层,原有康熙御书碑六方,现存五方。还有明代书法家董其昌的作品,有楷书大字“端方”及“岳牧之任”。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当年的军服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当年的配饰等。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叶挺独立团以及后裔部队将帅。1927年8月1日,以叶挺独立团为主力的第11军与贺龙的20军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28日,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部队编成28团,成为红四军主力团,也是后来红一军团主力。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回望阅江楼,石阶两侧有大石狮一对踞守,神态庄严威武,该石狮由整块汉白玉石雕成,是南明桂王朱由榔在肇庆建万寿宫时所雕。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阅江楼前的西江。西江是中国第四大河流,全长2214千米,水流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西江沿线城市众多,而肇庆或是其中与西江最为亲密的城市。西江在肇庆域内延绵200多公里,几近全长的十分之一。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阅江楼前的西江。西江是中国第四大河流,全长2214千米,水流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西江沿线城市众多,而肇庆或是其中与西江最为亲密的城市。西江在肇庆域内延绵200多公里,几近全长的十分之一。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西江通山达海。被山封闭的肇庆自古便拥有进出的大通道,也因为西江,两岸的平地被润泽成为沃土,西江是沿线城市的饮水之源、母亲之河、进出之通道,而肇庆的大地则深受西江的恩泽。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除了宽广的江面,西江两岸的栈道、陆路自古也是人们交通往来的重要通道。西江代表了开放、沟通、流动、孕育,这条流域是广府民系的重要分布区,而做为西江入粤起头的肇庆也被认为是广府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 [转载]秋游粤西五三:肇庆阅江楼](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一篇:[转载]镜影如画,美轮美奂
后一篇:[转载]广州陈家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