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作者:东海边的蚬子
地处于山北麓的鳌峰坊,自古以来就是一处充满了书卷气息的宝地。在鳌峰坊里,就有这样一条看似平平无奇却又名声在外的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路边的状元故第,计划要修缮的样子已经出来了。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现在看到的残墙。“状元府”是陈诚之、陈谨两位状元的旧宅,梳理福州众多史籍文献,确定宋明两代状元故第的旧址位置在鳌峰坊13 号与31 号宅之间。在鳌峰坊13 号古厝西侧空地内,发现了一块阴刻‘支祠’字样的条石。陈诚之宅后改为祠堂,是长乐陈氏在鳌峰坊的支祠。颇为遗憾的是,这座两位状元故第遗存只是原先这栋大宅的第四进。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格致中学附近的罗山,福州人有“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俗谚。明何乔远《闽书》以“罗山、冶山、闽山”为“藏”,罗山乃于山北麓余脉,藏在法海寺中。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些年的状元道,被“藏”在了葱茏的树木以及日渐增多的现代建筑中,狭长的山路小道,走上去颇有些陡峭。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如今,改造一新的状元道,九曲十八弯的斜坡已经被宽大的石板台阶替代,白墙青瓦的建筑、细致精美的浮雕,透露着浓厚的书香气息。瞧瞧路边的登瀛亭。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路边的状元故第,计划要修缮的样子已经出来了。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现在看到的残墙。“状元府”是陈诚之、陈谨两位状元的旧宅,梳理福州众多史籍文献,确定宋明两代状元故第的旧址位置在鳌峰坊13 号与31 号宅之间。在鳌峰坊13 号古厝西侧空地内,发现了一块阴刻‘支祠’字样的条石。陈诚之宅后改为祠堂,是长乐陈氏在鳌峰坊的支祠。颇为遗憾的是,这座两位状元故第遗存只是原先这栋大宅的第四进。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明代状元陈谨(1525~1566),长乐营前人,字德言,号环江。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陈谨以诗经应壬子科乡试中举,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殿试第一甲第一名(即癸丑科状元),授翰林院修撰。陈谨为人刚直不阿,廉洁爱民。因曾弹劾奸相严嵩,遭其阻挠未能升迁,平时除公务外,多闭户研读,不受人财物。其故第就在宋状元陈诚之故居。
陈谨(1525年—1566年),字德言,号环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长乐区营前)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年(1525年),卒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科状元,时年28岁。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陈诚之,宋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年)壬戌科状元,时年49岁。传说壬戌科第一本为秦桧子秦熺,秦桧为避嫌,遂置陈诚之为首。在策对考试中,陈诚之主张议和,因而也中秦桧之意。后授左承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历官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秘书郎。绍兴十五年(1145年),为祠部员外郎后,以礼部侍郎出知泉州。不久,召为翰林学士,累官至同知枢密院事,端明殿学士。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于山北麓的古莲寺,红色地面的是格致中学。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格致中学附近的罗山,福州人有“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俗谚。明何乔远《闽书》以“罗山、冶山、闽山”为“藏”,罗山乃于山北麓余脉,藏在法海寺中。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此地明清时期属闽县所辖,属唐未罗城的通津门(俗呼“津门楼”)外,今法海寺后的岩壁上还镌有“罗山”两大字。其命名可能和“罗城”的“罗”有关。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法海寺2011年2月7日大殿和法堂发生火灾,现在依然没有修复,看其他殿宇感觉比较孤单。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随着状元道的完工,于山风景区打通了和周边景区、社区的最后一条通道。于山修齐七条上山道路,整整做到“显山路塔、还山于民”。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 [转载]家住福州:于山状元道](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