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福建·洛阳桥,安平桥,泉州开元寺,云水谣古镇,崇武古镇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原文地址:福建·洛阳桥,安平桥,泉州开元寺,云水谣古镇,崇武古镇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
北宋皇佑五年至嘉佑四年由泉州郡守蔡襄主持兴建,
前后历时七年之久,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洛阳桥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其中“筏形基础”和“种蛎固基法”,
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伟大创举,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
各种碑刻
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
万古安澜
桥的两边各一尊石将军
身临其境漫步洛阳桥,会有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同时也会有一种美感
还有一颗古老的榕树
走上安平桥,只觉比洛阳桥更加古旧和朴拙,令人感叹
寺内主要有:天王殿,藏经阁,大雄宝殿,甘露戒坛等
此图为西塔
在西塔巧遇佛学院的学生
我们是从和贵楼进入的
走进和贵楼
翠美楼已经年久失修了,很破败的样子
这是翠美楼的外观,走出土楼谢过阿婆,朝古镇方向走去
过了这座桥就是古镇了
其实云水谣景区朋友们都来过了,就不多说了
古镇街铺
进入核心景区——溪水 古榕树群 水车 石桥
崇武古城滨海风光
东海南海气象分界线
从此路走出海滨
进入古城
登上崇武古城墙
(谢谢浏览 待续)
洛阳桥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
洛阳桥桥长834米,宽7米,
桥上现存石亭两座,石将军2尊,石塔5座,
碑亭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年间石刻“天下第一桥”的横额。
安平桥
又称五里桥,宋绍兴八年始建,
桥梁以睡木沉基法叠砌石墩,
乘浪潮涨舟铺架硕大的石梁板,
历时14载而成,因桥长约5华里,故俗称:五里桥,
为世界最长跨海梁式石桥。
开元寺
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
是福建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也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古迹,
始建于唐初垂拱二年,原名莲花道场,
开元26年更名为开元寺,现在的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
开元寺的东西二塔,
是地标式建筑,东塔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塔高48·24米;
西塔为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初建为木塔,后重建石塔,高44·06米,
开元寺双塔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曾经历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和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
开元寺不是第一次来了,蜻蜓点水一带而过。
粉红教堂是在网上看到的,出于好奇找到了这里,
不巧的是正赶上工作人员下班,我们说明了来意,
工作人员好心让我们在外面拍了几张照片,便匆匆离去。
泉州花巷天主教堂,因其外表粉红色而被称为粉红教堂,
位于泉州许厝埕25号,从中山路的花巷进去容易找。
教堂以粉色为主,线条简洁,楼塔高耸,
由主体建筑和塔楼组成,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花巷天主教堂
是由旅菲华侨陈光纯1926年建立,
是泉州市唯一的天主教堂,也是泉州古巷中的一道风景,
现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云水谣古镇
起源于元末清初,原名长教村,位于漳州市南靖县,
后因电影《云水谣》在此取景而更名,
是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土楼53座,
和贵楼,怀远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古镇保留了百年老街,千年古道,
以及省内最大最集中的百年榕树群,
景区分为三段,第一段包括怀远楼,简氏大宗祠等建筑;
中段核心部分包括百年古镇,长教溪两岸古榕树 水车等;
第三段包括和贵楼,民俗文化村台,翠美楼等。
翠美楼
我们在翠美楼门口遇到了一位阿婆,
她说她现在还住在翠美楼,于是便邀请我们进去参观。
崇武古城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
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抵抗倭寇和海盗,
委派当时的江夏候周德兴在崇武建造的城池,
至今已有600余年了。
古城全部用花岗岩砌成,
城墙长2457米,城基高5米,墙高7米,
威武壮观。
崇武古城
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
也是我国海防史上比较完整的史迹,
位于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
长达28·8公里曲折的海岸线上,
12个沙湾风光迤逦,
大岩群遍布海岸神奇迷人。
整座古城面积较大,
从海边到古城内,
是需要些体力哦~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