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马渚登山记

(2023-12-30 18:56:24)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原文地址:马渚登山记作者:四明霞客
         年初(2018)友说,马渚渚山登山步道,渚山公园至高庙山段向南延伸到笔架山、吴女塔峨眉山顶,又向北延至狮子山,全约7公里,投资近400万元,半年修建而登山步道对爱好户外活动者来说最爱,一条完善的登山健身步道,一定标准要求,从设计到施工,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原则,无论是休憩凉亭,还是观景平台的置,尽可能周边环境保持和谐统一,同时根据沿路景观及山体坡度合理设置台阶、坐凳、警示牌、指示牌和果壳箱等因此登山步道组织系统,每条道路不同的区域、地形、地貌、使用功能和资源条件选用不同的设计,并与其它道路、景点相连接,形成环路。完备的登山步道系统内,不能出现断路死路。[转载]马渚登山记

       对己建成的马渚登山步道,很想地体验一下,看看步道修筑情况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户外登山人员来说,最怕硬路面,整条步道全是硬化路面,估计户外爱好者不会赞同因为硬路面对人的关节健康一定影响,尤其是对膝盖半月板的损更为突出,在合理的步道行走锻炼,不但起不到健身的效果反而会损害人健康。一个初夏的星期天早晨,独马渚步道一行[转载]马渚登山记
         马渚登山步道一端,始于运河畔渚山公园。

[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在二炮台山俯视,马渚镇貌一了然,运河穿镇而过,镇的西部有座西横河堰闸,是大河运文化遗产的一部份,南边紧挨着的村子,叫上叶村。《余姚云楼叶氏宗谱》中有一篇清代举人胡启俊写的《序》。《序》中上叶,狮山、象山(俗称小圆山)峙其西,峨嵋山、笔架山峙其南,牛山(俗称闸头山)、照面山(牛山和照面山合称扁担山或皇墓山)峙其北,马鼻山、鼍鼓山峙其东;中间西河汇虞东及姚西之水穿峡而过,东注入海,源远流长。此处,土地丰腴,山川佳丽,是风水宝地。果不虚言。[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绕过二炮台山,沿步道谷,有石通往高庙山。该处是俯视马渚东部镇貌最佳点[转载]马渚登山记

        高庙山海拔144米,此一带中也算一座较高的山,在南有一座娘娘殿,奉祀碧霞元君,在当地颇有名气,香火很旺。[转载]马渚登山记

         迈入庙门,听到师傅们在殿内做早课。看时间早,一时也不急于登山便休息。聆听着悠扬的诵经声,不由得想起一付对联“钟声鼓声诵经声,声声耳”;“山色水色花彩色,色色皆空”。释家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念。刚才上山一路看到,难道都是“空”的吗?那这次山不是白来了吗?“色”是空“声”又是什么?这么多的“声”入耳,还清净了吗?我以为道是无声胜有声,才是“声”的最高境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想深思这些议题,还是登山走自己的路去吧。[转载]马渚登山记

         高庙山之奇不在高庙,而奇在上有天然拱桥和两个迥然不同的石洞。南坡有石崖似巨象,“象鼻”凌空而后着坡,如同石梁拱桥,民间称“奈何桥”。桥下方为水石洞,虽不深但长年有滴水渗出,水坑内不见尘泥浮藻,全是鹅卵碎石,水清澈见底。[转载]马渚登山记

        与水石洞相背有旱石洞,洞宽四五十米,中间乱石堆叠,两边虽无石阶,却可上下通行。洞可容四五百人坐立,然终年不见滴水,即使急风暴雨,洞内依然干燥如故。两洞为何如此截然相反,至今还是个谜。[转载]马渚登山记
        越过高庙山南面是仰天温,池旁亦建有亭子。仰天温作为山峰名称,颇为奧妙,原来该山头有一方圆不足一亩的池塘,池水冬不冰夏不热,并且长年不见干涸。周围全是茶树,常年翠绿,这大概是受仰天温池水滋润的缘故吧![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翻过仰天温,便来到笔架山。山顶有三巨石似猛虎蹲伏。从山两例以望,形如笔架,故名。三巨石以中间的居高,约六七米,岩壁间有小树杂草,可攀缘而上。登上崖顶,凉风习习,令人舒心畅意。[转载]马渚登山记

         继续沿登山步道前行,离峨嵋山越来越近,朝山下一望,山下罗大岙村,是典型的江南山村,村内涧水萦纡,到处繁花绿树,山谷幽邃,溪水潺潺,有如入桃源之感。[转载]马渚登山记

         沿山脊线登上峨嵋山主峰(海拔247米,是马渚境内的最高峰)。山顶树木郁郁葱葱。[转载]马渚登山记

        山顶有座佛塔遗址,淹没在杂草丛中,相传是宋代所建。稍下坡就来到刚建的观景亭台。驻台南望,眼前的众山连绵起伏,峰峦叠翠。山下的杭甬高公路横贯东西,车辆川流不息。左右两边的乐安湖、牟山湖波光粼粼,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转载]马渚登山记

        离开观光台,向北坡下山是较趁峭的山脊,步道一直通向峨嵋山的半山腰。此段比较难行,当走完山脊,便是一段没有的台阶山道。[转载]马渚登山记

        驻足少憩片刻,回头北望,峨嵋山已离我很远了,再翻过几座小山头,走到山峦的最北端,便是狮山。其山形得像一头向北而踞的雄狮,此景只有登上高处才能看到雄狮的身影。[转载]马渚登山记

      狮子山顶处,景亭台,在此赏地势绝佳[转载]马渚登山记

        北俯,肖甬铁路依山而过。稍远处,13年修建高速铁路高架桥,桥上时时有动车飞驰穿梭。

[转载]马渚登山记

        姚西平原象一块巨大的绿地毯,一眼不到边。向东北眺望,有数座小山丘,古人所称的“象山”,真得太像大象的头了。高耸着的三角状脑袋,长长的鼻子朝南伸展,两只大耳朵左右摊开。我不禁感慨,古人的观察力及想象力真得太棒了![转载]马渚登山记

       沿登山步道一路走来 发现路面以原地土石道为主,部份路段辅以木栈道、砾石道、间隔石道、部份是台阶道路。各种指示齐全较符合健身步道要求,值得户外爱好者徙步。在此,博友一起分享登山所见美景,分享登山的喜悦心情――正如刘德华所唱的一首《峰回路转》歌一样
 峰回路转
 喜欢一个人 追求心中所想 
岂管别人笑我如何痴狂 
没有牵挂不能放 
没有创痛不能忘 
唯有豁开才能超越沧桑
 喜欢去作梦 因为梦想很美 
满足了心灵忘记了疲惫 
与其整天去怨对 不如专心去面对 
唯有宽怀方能微笑入睡 
坦坦荡荡月华星光 
一片清辉相映入眼宜然
 简简单单轻风云淡
 伴我上路 洒远走四方 
近水绕远山 芳草连著天边长 
人间处处尽是峰回路转
 人间处处尽是峰回路转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