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2023-05-15 11:12:3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寄畅园一景)

寄畅园是锡惠公园的精华,这次游览的重点之一。曾经来过两趟,没留下照片,时间久了,渐渐地在记忆中消失。这次拍了不少照片,很难再忘记了。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寄畅园”三字像是乾隆皇帝老儿的“御笔”。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寄畅园原址为惠山寺僧舍,明嘉靖初年(约公元1527年前后)被一位当过兵部尚书的无锡人搞到手,辟为园,起名“凤谷行窝”。

进入寄畅园的第一座建筑就挂“凤谷行窝”匾,匾额由朱屺瞻18921996年)书。两侧抱柱各有一联:“杂树垂荫,云淡烟轻;风泽清畅,气爽节和”,乃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参见《常熟掠影(8)——翁相府第》)撰,书法家高石农(19161988年)篆书。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凤谷行窝”前的天井西墙上有两块刻石,康熙、乾隆爷孙俩的书法并列展示,右边是康熙的山色溪光,左边是乾隆的玉戛金摐。“摐”,意纷错。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凤谷行窝”内悬“松风水月”匾,像是康熙的字。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向西,穿过“碍月”(说是惠山档住了月光)门,为“秉礼堂”庭院有厅堂、回廊、碑刻、水池、湖石、花木,古代设计者采用了多种手法,在六百多平米的空间内,营造出内容多样、层次丰富、可居可游、可休可赏的园中园。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古朴典雅的“秉礼堂”。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秉礼”放在这里作堂名颇费思量。后查资料,得知其意为“秉烛达旦,遵守礼节”,总觉两字凑得有点牵强。


[转载]无锡锡惠公园走走(12)——寄畅园①:凤谷行窝和秉礼堂小院
-

(待续。部分文字参考网上的有关介绍,特此说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