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2023-04-30 12:09:4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都江堰是最值得游览的景点,尽管笔者去过多次,但每次去都激动不已,它太伟大了!不过,以往去游都江堰,都是从山上二王庙入口往下走,然后到鱼嘴和离堆公园,这次反向而行,最后得爬山观赏二王庙了。
     史称二王庙初建于东汉,时为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 (494498),益州刺吏刘季连迁“望帝祠”于郫县(即后来的望丛祠),改祀李冰父子于此,称名“崇德庙”,清乾隆时之《灌县志》中称“二郎庙”,后遂称之曰“二王庙”。庙内建筑分主殿三重,配殿十六重;主殿二王殿内奉三眼二郎神杨戬;老王殿供奉李冰夫妇;老君殿因祀老子,故名。二王庙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地极清幽。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第一主殿供奉的是二郎神杨戬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第二主殿供奉的是李冰夫妻

《史记》河渠书第七曰:“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华阳国志》蜀志:“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谓汶山为天彭门;乃至湔氐县,见两山对如阙,因号天彭阙。仿佛若见神,遂从水上立祀三所,祭用三牲,珪璧沈濆。汉兴,数使使者祭之。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以行舟船。岷山多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溉灌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见史书上有关李冰治水,虽有神话传说,但与二郎神并无关系。为何二王庙原称二郎庙,主要祭祀的是二郎神杨戬,又怎么与李冰之子李二郎扯上关系的呢?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官方认定修建都江堰的是李冰,专家评定的四川古代十大名人之首是大禹,第二位便是李冰。引入二郎神并与李二郎扯上关系,估计与都江堰工程之难度有关,特别是凿开玉垒山岩,在无炸药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转载]都江堰三日游(八),二王庙

                             什邡的李冰陵园,与二王庙相隔60公里

     李冰是哪里人?在四川什邡县内有李冰墓,也供奉有李冰。史称晚年的李冰,累死在什邡洛水的治水工地上,四川素有天府之国美称,其功绩是要记给李冰的。因而,为李冰修一座陵墓,全国人民都是想得通的,有专家考证,李冰本就是什邡人,属蜀山氏后裔,古今人们都有落叶归根的习惯的,将李冰陵墓修在其家乡是顺理成章的。

     据说司马迁曾两次到都江堰考察,对都江堰的历史应该很清楚,但在《史记.河曲书》 中,仅留下十二字记载,为什么呢?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个笑话,说司马迁没听懂四川话。在他问谁建造了都江堰时,当地农民说是“鳖灵”,四川话发音特殊,说得快,司马迁听成二字的拼读“冰” 了。所以在《史记》 中,只说蜀守冰,并没有说李冰。这个笑话可能有其依据,在下篇笔者游览望丛祠时,或许能解开谜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