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2023-03-18 14:38:52)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新年伊始,祝福大家平安、快乐每一天——思泉的常用语。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高庄宸迹”碑亭)

在“茭芦田庄”码头下船。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高庄的路上,经过一处叫“茭芦田庄”的酒店。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纳闷,作为西溪十景之一的茭芦田庄”,就这般模样?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事后才知道,“茭芦田庄”是再现的渔樵耕读、农桑灌植的农事体验区域,酒店借用了它的名称。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没久留,直接跨过福堤前往“高庄”。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去“高庄”还要穿过“御临街”。街口一座石牌坊,匾书“菁华大启”。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御临街原名合家河头。只因为康熙皇帝老儿1699年从这里登岸游览西溪,合家河头改称御临镇,从草民一步登“天”,康熙走过的老街也被冠以“御临街”。

    迎面一座建筑称“御临阁”。门前停了一辆小面包车,联想到1620年汽车就已经诞生,倘若康熙皇帝老儿也搞“改革开放”,说不定可以乘汽车到此一游。——禁不住为自己特超前的思绪莞尔一笑,当然没有出声。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街旁多为两层清代风格砖木结构古建筑。商铺不少,有米店、糕点店、茶馆,酒楼、南货行等等,不一而足。不过游客寥寥,只见卖的,不见买的,见不到曾经的商贾云集的热闹模样。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一路问过去,才看到有一小型(比前面见过的那座小)石牌坊,光秃秃的,上面什么也没有。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向前几步有一座木门楼,上书“高庄”二字,这才算到了正宗的“高庄”。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推开了两扇虚掩的柴门,里面修篁夹道,静谧清幽。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小径尽头,一座小亭翼然而立,玲珑纤巧。亭名“宸览亭”,木柱上有楹联曰:“翠辇曾停红莲依旧,宸游不再斯事难逢。”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亭内立一石碑,正面镌刻着“高庄宸迹”四个大字,不知何人所书。碑阴刻《重修高庄碑记》。宸,皇帝的代称——顺注。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

[转载]秋到西溪湿地(9)——“高庄宸迹”今犹在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上的资料和景点介绍,特此说明) 

【自20117月起,“星海之友”博客圈论坛上创建了《星海之友”圈友聚会集锦》专帖,长期置顶,便于大家查找,翻阅,回顾。在圈友们的共同努力下,收录、链接了记载圈友们数次聚会、出游的博文一百余篇。

时光荏苒,在此将短暂的相聚定格,让友谊天长地久。

欢迎“星海之友”的圈友们前往浏览!】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