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文化区内一栋主要建筑——尊经阁)
月洞门上书“天一阁”,这才到了以宝书楼为中心的藏书文化区,也就是正儿八经的“天一阁”,而之前大多是“天一阁”的扩展区。
-
千晋斋。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1927年到1931年间,宁波城拆毁城墙改建马路。拆城时出土了大量汉晋以来的古砖。里人、北大教授马廉等行家纷纷拣选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古砖珍藏和研究。其中马教授藏有晋砖千余块,藏室曰:“千晋斋”。后将尚存的晋砖,捐赠天一阁,特辟一室陈列,仍然沿用“千晋斋”名。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这里还汇集着当地藏书家捐赠的书籍、古砖,标志着以天一阁为代表的私家藏书“百川归流”。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千晋斋之后还有一处“历代名人与天一阁”的陈列。没拍片子,是漏看,还是没开放,记不起来了。
-
尊经阁。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尊经阁原先位于宁波府学内,建于光绪年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天一阁。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为二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明州碑林。
保存了自宋代至清光绪年间先后
16次重修府学的碑记,还有格言、箴言、学田、学山、进士题名等碑。上世纪三十年代移建于此,后又搜集碑碣几十方。
为辛劳的刻碑匠人造像。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宝书楼,一座很不起眼的建筑。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但却是天一阁的灵魂所在,即天一阁的藏书楼。重檐硬山顶,坐北朝南。
主人范钦取《易经注》中“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之义,将藏书楼建成上下两层。上层为一个大通间,下层由标准五开间和一间楼梯间组成,形成“天一地六”的格局。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两侧的楹联。
“承梅涧、柳汀以后,清节衣冠,世泽礼四明司马;比南雷、东磵之奇,图书泉石,高楼仰百尺元龙”。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当时将“庋”认成“度”,不解。回来细看,才认清。庋阁,搁置器物的架子。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内置范钦胸像。
这尊塑像比前面见过的以及下集还要出现的“范钦”判若两人——反正没留下范钦的真实画像(更不会有照片——费话!),雕塑家们想怎么塑都行,即使张冠李戴也没法较真。
两侧对联:“天章特奖图书富;世泽长期子姓贤”。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楼前有假山。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宝书楼的周边充分考虑到防火的需要。
西侧生活区与藏书楼用防火墙隔开,并保持一定距离;藏书楼周边拥有大量的安全出口;楼前修筑水池,四季蓄水,据说,水池的水体与月湖相通,从而常年水量不断。
假山上下两座亭子。
-
这座不知亭名。
“星向远方”博友在评论中留言:假山上的“不知名”的亭子即东亭,也就是俗称的“福字亭”,柱联为清赵之谦所书的“开径望三益,高谈玩四时”。谢谢“星向远方”博友了!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 [转载]宁波半日(8)天一阁(四)宝书楼及其它](//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这座称“兰亭”。
-
亭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人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上联出自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推理,“兰亭”二字,也是“抄袭”来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