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陀石)
磐陀石是普陀山的名片之一,单列一集。
两石相垒。下石底阔上窄,周长约二十余米,可容三十余人在其上嬉戏,名曰:“磐”;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上石顶平底尖。高近三米,最宽处近七米,名曰:“陀”。两者合称“磐陀”。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上下二石观之,貌似险如滚卵欲坠,实却安稳如磐——实为佛国一绝。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磐陀石”三个笔力遒健的大字,乃明万历年间抗倭将军侯继高(1533~1602年)题写。
肯定注意到了,“石”字上多了一点。
据传,侯将军题字时,巨石晃动,摇摇欲坠,于是他在石字上加了一点,陀石便稳住了。——纯属杜撰。不就是求得书法上的平衡感么?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磐陀石”的背后还有几条题刻。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金刚宝石”,石字也多了一点,总觉得有拾人牙慧之嫌。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还有“天下第一石”、“西天”等。细看,右侧有被凿铲过的石刻,不知原为何字?
左侧除了“惺惺寂寂”题刻外,有更明显的凿过痕迹。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其中靠右者,貌似篆书九字和两行落款。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下石还有一些题刻,保留得比较完整的数“无量寿佛”。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石阶附近有“通灵”二字。因为这两字,就杜撰出《红楼梦》中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原形就来源此,姑妄听之。
-
其右下角有“后继众生”(描黑)四字。
这边貌似原有三个大字,也被凿铲。这些被铲除者,是何字、为何铲除?很想刨其根究其源。希望了解内情者指教。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据导游说,摸摸牛头牛背,可以带来好运;在牛背上靠一下,办事就会有靠山。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因之游人们鱼贯而摸、而靠。
等到游人散去,换个角度拍石牛,但不如前面几张更像些。尽管思泉只顾拍照,没摸也没靠,但这次的普陀游还是挺顺利的,也算交了好运。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在磐陀石后面有一块说法台。据传观音菩萨就是坐在这台上讲经说法。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讲台不大,课堂不小,可容纳不少听众。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讲台后面的石壁上刻有观音佛龛、以及“说法台”、“说法灵迹”题刻。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旁边还有“佛说姻缘”题刻——观音菩萨授课的重点?
-
说法台附近有“灵台禅院”,竟与孙中山先生扯上干系。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据说,1916年,孙中山先生来这里时写了“灵石”两个字,如今已被磨掉。后来干脆将这座寺院称“灵石禅院”。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为了抓紧时间多拍些有特色的景致,普陀山寺庙多、游人香客多,寺内建筑大多一带而过,不太拍照(后面同)。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 [转载]普陀两日(3)——磐陀石](//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的有关文章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