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兰亭碑亭)
碑上的“兰亭”两字,是康熙皇帝老儿留下的御笔。“文革”动乱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破坏,砸成四块。到1980年修复时中间那块找不到了,造成“兰”字缺尾,“亭”字少头,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没去过“兰亭”,总以为“兰亭”特指这座亭子。实际上“兰亭”是当地的地名。据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植兰花;汉代在此设驿亭,取名为“兰亭”。久而久之,就作为地名流传了下来。当然“兰亭”的扬名,还全赖于王羲之的这段故事。
有资料统计,至今,国内外各地共建有七座兰亭,除了绍兴的这座外,还有北京两座、宁波一座、台湾两座,日本还有一座。
在北京现存众多的古代碑亭中,书画艺术最佳的碑亭,非此亭莫属。誉之为“绝无仅有之胜迹”,不过分。
那是因为在石碑正面刻有修禊曲水流觞图样,背面刻有清乾隆皇帝书写的兰亭诗。尤其是亭中立着的八根石柱,分别刻有历代著名书法家与“兰亭帖”有关的书法。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
八柱分别刻的是历代名人的摹写:第一柱,唐初虞世南(558~638年)的临摹;第二柱,唐代褚遂良(596~659年)的临摹;第三柱,唐代冯承素(617~672年)的临摹;第四柱,唐代柳宗元(773~819年)的“兰亭诗”原迹;第五柱,唐代柳公权(778~865年)“兰亭诗”原本;第六柱,清代于敏中(1714~1780年)补修柳公权所写的兰亭阙笔;第七柱,明代董其昌(1555~1636年)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第八柱,乾隆皇帝临摹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自网上抄录,略有改动,留存。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前几年有消息说,权威专家认为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为明代赝品,而宁波天一阁明朝丰坊摹刻神龙《兰亭序》,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宝”。为此由宁波出版社出了本《天一阁馆藏碑帖精选 · 兰亭序(神龙本)》。
这些书法界的争论,思泉不甚了了,也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畴。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回过头再看“兰亭”。作为建筑,它的鼻祖还是绍兴这座古朴的兰亭。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 [转载]绍兴游(二十二,兰亭——“兰亭碑亭”)](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