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崇善寺)
崇善寺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的一条小巷里,如果不是“国保”,没有“斯飞坐标”导引,估计不会到这里来。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公布为“国7”的是崇善寺大悲殿。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崇善寺创建于唐。明代以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寺院,有说它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的行宫,还有的说它是武则天少时出家时的旧址,如今山门右额的“宗唐遗址”四字,可能就是源于这些传说。传说归传说,没有文字记载。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崇善寺创建于唐。明代以前,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寺院,有说它是隋炀帝巡幸太原时的行宫,还有的说它是武则天少时出家时的旧址,如今山门右额的“宗唐遗址”四字,可能就是源于这些传说。传说归传说,没有文字记载。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㭎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对崇善寺旧址大肆扩建,历时八载。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南北长550米,东西长250 米,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
不幸的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的一场大火,主要建筑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参见《【国保打卡】(104)太原文庙(国7)》),而且占了大部分地盘。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仅占原寺面积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为明崇善禅寺的代表。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不巧,去年九月份到此时正值大悲殿大修,被脚手架、施工网围起来,未能观赏到它的真面目,尤其是殿的四面和殿内那三尊寿达600余年“国宝”级彩塑菩萨像。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据介绍,大悲殿是是太原现存最完整、最标准的明代木构建筑。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其上部为重檐歇山顶,斗拱五铺作。殿内豁敞明亮,从内柱、梁枋到平基,全部采取了宫廷中惯用的金碧彩绘,处处给人以富丽、典雅的感觉。
无缘观赏,只好借用博友的片子(谢谢原作者!),看看大悲殿的真面目。
梁枋严重变形,彩绘脱落褪色,是该大修了。不过修后如新,很难再有如此的沧桑、古朴,古韵悠悠之感。确实,这也是文物部门的两难。“修旧如旧”,这一原则本来就难以掌握。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崇善寺大悲殿供奉的三尊明代彩塑菩萨大像,历经劫难,存留至今,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
借用《太原崇善寺三尊国宝级彩塑菩萨大像,600年劫难之余的奇迹》(https://kuaibao.qq.com/s/20190905A0QWPS00?refer=spider)一文的片子(从水印看,出自《福建佛艺》),以解无缘亲见之憾。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大悲殿中供奉的三大士像与建筑本体一样同为明洪武年间的原物。三尊泥塑贴金菩萨立像,均高8.5米。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菩萨居中,东侧为千手持千钵、千钵坐千佛的文殊菩萨,西侧是圆光炽盛、威武神勇的普贤菩萨。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殿内正中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整个造像全身覆有金箔,身姿秀丽,飘动的衣带、流畅的线条,感情丰富的面庞,处处表现出一种端庄、持重的内涵美。不仅是珍贵的宗教艺术品,也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在千手观音像的左侧是千臂千钵千释迦文殊菩萨立像。同样精雕细琢,一丝不苟,令人叹服。
千手观音像的右侧是普贤菩萨像,面相圆满,神态安详。因为经典中普贤菩萨没有千手的造型,为了跟其他两尊协调,就做了一个又圆又大的背光。背光中的光线处理成曲折的辐射状,外圈又增加了密集的火焰纹,效果亦如有千手一般。
这对铁狮是明洪武二十四年铸造的,神姿威猛,筋骨雄健,至今仍蹲守在崇善寺的大门两侧,履行其“保安”的职责。
这口大钟是明正统十四年铸造的,仍悬挂于钟楼上,至今梵音不绝。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 [转载]【国保打卡】(晋06)崇善寺大悲殿(国7)](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已经与崇善寺大悲殿零距离了,却未能看到真面目,留下遗憾。
来一趟不易,其他的建筑也得拍一些影像。一并置于后,不逐一对号。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