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2023-02-19 21:11:37)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华严寺的华严寺塔

 

1933年9月4日,梁先生与女士等同伴,由北平西直门车站乘上火车,次日晨8时到达大同,开始大同古建调查之行,首站就是大同华严寺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梁先生在《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中记述:“大同古雁门地,北魏时号平城,自道武帝宅都于此,迄孝文帝南迁洛阳,凡九十余载,为南北朝佛教艺术中心之一......,梵刹名蓝,遗留至今,有华严善化二寺,驰名遐迩。”但,那时的华严寺年久失修,创伤累累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1939年华严寺的三圣殿和鼓楼)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西部,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依据《华严经》命名。后部分毁于战争,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明中叶分为上下两寺,各开山门,自成格局,始有上、下华严寺之说。清初寺院复遭摧折,康熙初年曾予修葺2008年,投巨资对华严寺进行了大规模整修

华严寺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

华严寺,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手绘图来自“华严寺”官网

 

山门又称天王殿,殿内两侧塑有四大天王像两侧钟鼓楼。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普光明殿毗卢遮那佛音译为“光明普照”,大殿由此得名。两侧为弥陀殿药师殿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大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前出抱厦。殿内塑有“华严三圣”,中为毗卢遮那佛,左文殊菩萨,右普贤菩萨。环殿壁画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绕过普光明殿,方为上华严寺原先山门。

此山门始建于清代,建筑坐西朝东,面宽三间。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分为两院,有山门、过殿、观音阁、地藏阁及两厢廊庑,布局严整,高低错落。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上华严寺借用博友的片子,感谢他了!)

 

大雄宝殿始建于辽清宁八年(1062年),辽保大二年(1122年)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0年)依旧址重建。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大殿耸立于五米高台之上,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总面积为1559平方米,为中国现存古代木构宗教单体建筑中规模最大者没有之一

大殿正脊两侧一对琉璃鸱吻高达4.5米,是我国早期建筑中最大的鸱吻。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殿内主供五方佛。中央三尊为明宣德二年(1427年)檀木所制,两侧两尊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泥塑而成。环殿壁画于清光绪十六年875.2平方米。

殿顶平棋为明代宣德年间补装,在清代光绪初年重新彩绘,有1012块,纹饰无一雷同。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华严宝塔应县木塔后有专集)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木塔,方形塔身明三暗二共五层,通高43.5米,上景金盘,下承莲池,是大同古城内的标志性建筑。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宝塔下部100吨纯铜打造的全国规模最大的铜质地宫塔心室供奉元代高僧慧明法师的舍利还有大小佛像1000余尊,金碧辉煌,全国惟一,因而又被“千佛地宫”

不过,前者是根据《辽史 地理志》上的记载复建后者是新打造的,均建成于2011年。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下华严寺位于上寺的东南侧,以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薄伽教藏殿为最为珍贵。

薄伽”是印度梵文的译音是佛的意思,“薄伽”教便是佛教薄伽教藏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正脊两端矗立着高达3米的琉璃鸱吻,是辽代殿堂建筑的典型。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薄伽教藏殿内佛坛之上供奉31尊辽代泥质彩塑,因千年香火熏染而呈古铜色,堪称辽代雕塑之精品,尤以合掌露齿胁侍菩萨最为代表誉为“东方维纳斯”。

环殿依墙而建的小木作重楼式壁藏38间及后壁当心间 “天宫楼阁” 五间,雕刻精美,巧夺天工,专家们叹称其为“海内孤品”。 
    整座大殿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辽代艺术珍品,被誉为“辽代艺术博物馆”。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东方维纳斯”)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观音殿明代建筑内塑“十一面观音”像,菩萨头戴有十一个头面的宝冠,前面为圣菩萨面相,左边三面为愤怒相,右边三面为慈悲相,背后一面为爆笑相,最顶上为阿弥陀佛化相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转载]【国保打卡】(晋13)华严寺(国1)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