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华_1
长华_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0,552
  • 关注人气: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2023-02-18 21:30:27)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古月桥

 

自东阳卢宅(参见《【国保打卡】(浙50)东阳卢宅(国3)》)往南40余千米,藏着一座宝贝——我国迄今有文字可考的宋代五折边石拱桥古月桥

属于义乌市地界的赤岸镇,如果不是自驾游,很难专程到这里。这又得感谢亲自驾车送思泉来此的朋友!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不过怎么看总觉得不像是宋代的原物,倒像是近些年从它处移建过来的。理由是八百年了,许多石块未见风化,石缝里的灰像是新抹过的,桥面上的石块也像是新铺的,......。

但是,桥中部横石上阴刻“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字样尚可辨认这可假不了。古月桥建于宋嘉定六年也就是公元1213年

八百年了,未见大的修缮的记载,仍能保持其与众不同造型2001年入选“国4”,也算实至名归。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毕竟能与800年前的五折边石拱桥零距离接触当时心里占了上风的还是惊喜,所存疑问退而次之,仍然兴奋地上下、前后、左右,换几个角度拍了多张片子。

古月桥全长31米余,净跨15米,桥面宽4.5米,两侧引桥各长8.1米,矢高4.15米,坡度30度。

桥身分三层叠砌,底层用条石块直砌,共五折,呈五边形。每节用六块长2.8米、厚0.55米、宽0.3米的石条直砌,条石之间距离0.55米,搭接处用长4.75米、高0.58米、宽0.3米的横锁石承接。全桥共用三十根条石、四根横锁石。中间层为条石横砌,规格不一。桥面由条石和不规则的石块铺成,桥面两侧设有宽0.5米、高0.4米的压栏石,各十块。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想起宋代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上,绘有横跨汴水两岸、造型奇特的木构折边形桥(形似彩虹,名虹桥特别引人注目。

去年到过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园里按图索骥,还原了一座木质的虹桥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比对着看,不能不认为,同为宋代的古月桥南宋)与《清明上河图》北宋)中的虹桥有着借鉴、继承的亲缘关系。

木构的桥梁难以耐久,宋代的木构虹桥已不复存在。然而静卧在义乌龙溪的宋代石制虹桥——古月桥,应该算是现存折边形古拱桥中最具代表性的实物,尤为珍贵专家们说,它是研究我国古代石拱桥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价值。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写这篇博文时翻阅了一些资料,上述心存的疑问有了答案——原来古月桥刚刚修缮过,难怪貌似移建。

去年1月份修缮工程才通过浙江省文物局的验收。4月18日古月桥保护修缮工程,荣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全国优秀古迹遗址保护项目”的特别推荐。更难得的是,10月14日它又荣获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优异项目奖修缮工程获国际保护专家评审团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片子转自“搜弧”网。谢谢原作者!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专家评审团给出的获奖评语古月桥的保护修缮体现了应用高科技与尊重传统建筑的成功结合。古月桥是中国有明确题记年代最早的折边石拱桥,项目使用了最先进的勘察、修缮和材料技术,以了解和加固这座拥有800年历史的古老建筑结构。项目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复合材料,将其应用于减缓桥梁未来的老化;当地工匠使用传统手工建造技术,确保了当地建筑实践的连续性。过去20多年间,古月桥由于年久失修无法通行,保护修缮项目让这一当地地标性建筑重返社区,同时也有助于恢复这里重要的传统乡村景观。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那么修缮前的古月桥是什么模样呢?

从博友前几年拍摄的片子中看到了它之前的真面目。谢谢原拍摄者了!

800年的风雨侵蚀,石质风化,斑驳的桥身上留下了岁月的印记。作为古迹,古朴、沧桑,很有历史感;但是从使用功能上,它已经成了危桥,过去20年来影响到了当地老百姓的通行。何况,还在继续老化中,到了非修缮不可的地步。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这张片子上的“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阴刻比前面自拍的要清晰得多)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这一次受到专家们肯定的修缮,让这一当地地标性建筑重返社区,同时也有助于恢复这里重要的传统乡村景观”(评语)。古月桥恢复稳固,重新通行,方便了当地老百姓的生活。

所在地的赤岸镇政府将古月桥列入“赤岸十二景”之一,命名“古桥月影”一处很不错的旅游点,吸引来了各地的游客。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转载]【国保打卡】(浙51)古月桥(国4)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