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2023-02-16 19:38:1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霍州署

 

将写好的博文推倒重来,这是思泉开博客十余年来第一次。

这篇游览霍州署”的博文原本按下图(《霍州志》所载霍州署平面)的建筑顺序渐次介绍,流水式地过一遍。已经完稿并置于“草稿箱”里一段时间,正准备发出,看看不满意,重新整理片子,重写一遍文字。[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那是囿于没有突出它的特点,特别是被中国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夫妇称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的霍州署大堂。除此之外,还有几处思泉感觉也挺“滑稽”,或者说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霍州署大堂

 

先纠正一个谬误。升级为“国4”的是“霍州署大堂”,而非“霍州署”,两者包罗的范围有明显的区别。

“国保”碑上镌“霍州署”,立于霍州署前“古霍名郡”牌坊的东侧,极不严谨,似有违规、不实之嫌。毕竟是国务院颁布的正式文件(国发(1996)47号)公布的名称,思泉以为称呼应该按标准来。类似情况其他地方也有,但不是太多。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得以晋升为“国4”的关键点,正是州署大堂

元代大堂正厅巍峨壮观,堂内既不雕梁画栋,不彩壁绘墙,除了那光明正大等几块匾额外,几乎没作任何装饰性的修饰,有些柱子连两头粗细都不相同甚至没做过打磨,给人朴实无华庄严肃穆的感觉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与大堂紧密相连的是在它之前的明代抱厦风格截然不同。抱厦的梁架选材都经过加工修饰,圆润、标准,柱下有鼓形雕花柱础石,椽檩经过彩绘、装饰,古朴典雅,与大堂的朴实无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是一位粗犷的兄长坐拥丽妆的小妹。两者各具情趣,相映生辉。[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抱厦的四柱之上用极小的阑额相连,上面却承托着一整根极大的普柏枋,将中国建筑传统的构材权衡完全颠倒。在这根普柏枋上,有斗拱七朵,朵与朵之间距离相等,可是却没有一朵是放在任何柱头之上的,这似乎将斗拱结构上的作用忽略”,好像意一搁。这种结构的遗存,据说是目前我国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范例。难怪梁思成先生誉其为“滑稽绝伦的建筑独例”文字来自网络。之前了解得甚少,拍摄时没突出重点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贴门神风俗起源于霍州。

官署第二重正门——仪门两侧站立的正是秦叔保)和尉迟恭(敬德)相传,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反隋兴唐之时,在霍州城两度争战,收降二位,后成为帐前两员哼哈猛将。李世民有感于两人作为警卫的认真负责精神和震摄魑魅魍魉的威力,便命人绘成画像,张贴于帐前或宫门,用以镇妖避邪,久而久之,形成被老百姓广泛接受的贴“门神”风俗,流传至今。

霍州州署相传尉迟恭的帅府行辕曾经在这块建筑群里耀武扬威的主人,却被“贬”为保安,并派往全国各地站岗放哨。是思泉以为的又一滑稽之处。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大堂后槽额枋正中有一根“茹茹木”,贵为“镇堂之宝”。

旁边的文字介绍说,茹茹木系灌木,一般不能成材。而这根长约2米、直径0.3米的茹茹木却嵌于后槽额枋正中,算不算又一滑稽之处?因为原意不明,从而好事者杜撰了多种版本的解说。有人说是告诫官吏含辛苦,励精图治;也有说祈祷国泰民安、万事意。都是从“茹”字及其谐音推想。思泉也杜撰一句“老实话”:“果有人赏识,灌木也能成材“,瞎起哄。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匾额楹联石刻是霍州署衙的另一大特色尤其是楹联言简意赅因为喜欢,这里也选发几片,多啰嗦几句,但基本上不展开

署前牌坊,中匾“古霍名郡”,两侧“平理”和“保釐”。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谯楼门洞上楣书拱辰二字。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仪门官署第二重正门。上端悬金字牌匾“霍州署”。两侧楹联(挨着两位门神)的字数有点多,贴上片子,有兴趣者麻烦您自己看。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戒石亭因为影响出入,如今改成木牌坊南楣书“天下为公”,北楣书“清慎勤”。[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抱厦横匾“清民堂”;明柱上镌刻着一副楹联:“莫谓民可欺一二事偶不经心其怨其咨议腾众口,漫说官易做千万户于兹托命以教以养责在藐躬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大堂匾书“正堂”(字体像是电脑打出来的),其内除了常见的横匾“正大光明”、“克己奉公”和“执法如山”外,还有一组楹联:“我虽爱民,毕竟见官非好事;尔如责己须知恕彼即便宜。”还有不少,不赘。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特别值得观赏的是这方石碑。上镌:“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这是明代永乐年间在霍州过两任学正(州里主管学务的官员教育局长?曹端(1376~1434年)其学生留下这么一段为官之道后人将其浓缩为“公生明”、“廉生威”广流传。旁边还专门为他雕了一尊汉白玉立像。


[转载]【国保打卡】(晋41)霍州署大堂(国4)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有关文献和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