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欧洲行·意大利】——走进翡冷翠(一)

标签:
转载 |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说到这个城市,就不能不提起诸如但丁、伽利略、马基雅弗利、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这几个光彩灼灼的名字,这些文学史上的巨人都在这里生活过。
离市政广场不远处,有那么一个地方:但丁故居
阿利盖利·但丁,被恩格斯誉为 “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他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家门前的地面,出现了科学家的头像,不是人工雕琢,是自然形成的。
孩子们坐在但丁家门前看哑剧
不能说的秘密
这座古桥之所以出名并不全在于它古老而传奇的历史,更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曾经演绎过另一个版本的“廊桥遗梦”,而它的主人公正是被世人所仰慕的伟大诗人但丁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阳光洒在阿尔诺河上,波光闪闪,把河上的廊桥(那时的老桥还是古罗马时期的模样,桥面和桥廊都是木料所搭)和桥畔的行人映衬得更加光彩夺目。一位高贵而美丽的8岁少女在侍女的陪伴下向老桥走来。此时,但丁正从廊桥的另一头迎着8岁少女走上廊桥,两人在桥上不期而遇。但丁凝视着8岁少女,既惊喜又怅然;而8岁少女却手持鲜花,双目直视前方,径直从但丁身边走过,仿佛没有看见但丁。但她的眼里放射出的异样的光芒和脸上泛起的潮红却透露出少女情动的信息。
这是著名画家亨利·豪里达在他的油画《但丁与贝特丽丝邂逅》中所描绘的但丁与贝特丽丝相遇并一见钟情的情景。画中手持鲜花的少女就是诗人但丁的梦中情人贝特丽丝
正是在“廓桥”的这一次相遇造就了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最初一位伟大的诗人”之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旷世诗作《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