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2022-09-26 14:23:5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老妈说要去丽江,一开始的想法是昆明溜一圈后直接去丽江,因为以前去过次数比较多,兴趣实在不大,俺给自己开小灶加了建水,结果考虑到不是一个方向,以不顺路为由给否决了,既然想加一个地方,那不如大理,这还顺路,好吧,那就去大理。可能是俺老不情愿的加了大理,在这儿两天雨就没怎么停过,大理古城没啥可逛的,加上雨天就更不想出门。不过既然来了,总得找个地方转转,一想喜洲离得不算远,也还保留古镇该有的特色,就先去那儿看看。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重要的白族聚居地,也是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这里有着千年的白族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保存着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这些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比起大理来说,喜洲是个十分悠闲清净的古镇,尤其下雨天,路上的游人更少。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喜洲是白族建筑的典型代表,建筑通常采用中原殿阁造型,飞檐串角,但多用石灰塑成或砖瓦垒砌。除大门瓦檐裙板和门楣花饰部分用木结构外,余以砖瓦结构为主。木质部分凿榫铆眼相结合,与砖瓦部分错落有致,精巧严谨。楼面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织成丰富多彩的立体图案,富丽堂皇,古朴大方。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古镇不大,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主街道向外展开,街道旁是各种店铺小摊,没有了大理丽江的文艺嘈杂,更多的是历史的沧桑。古镇里面有各种深巷子,千年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痕迹,似乎能听到这千年的古镇的诉说。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这座被游客称为转角楼的建筑是一家老照相馆,正好位于十字路口,加上传统独特的建筑样式,很多人打卡拍照。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走过转角楼,便是喜洲古镇外的田埂,夏季这里一片绿油油,而秋天则是另一幅金黄的景象。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喜洲的标志建筑中,喜林苑外墙算是其中之一,足够使人驻足留念。天气好的话,有很多人在这里拍婚纱和写真。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喜洲的静谧与美在于一栋栋述说着历史的白族四合院子。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喜洲更像是一位文质彬彬的书生,温文尔雅,内在藏于巷间院内,窥探其中发现别有洞天,这亦是老舍笔下,把喜洲镇比作英国剑桥,赞誉其是一座奇迹之城的原因,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雨一直在下,虽然带来些许不便,但也有种不一样的静谧之美。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天气晴朗时,大部分游客会坐在露天小院边赏景边喝茶。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稻田的附近有一排小咖啡馆,随便挑一家尝尝味道,顺便休息躲雨,下雨天走路实在不方便。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在雨中逛了大半天,晚上吃个菌菇火塘火锅暖暖身。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转载]洱海之畔的白族风情——喜洲古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