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班牙,格拉纳达拾零。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

格拉纳达是一座融汇了穆斯林,犹太教和基督教三种风格的独特古城。她混合了阿拉伯的神秘和安达卢西亚的奔放,还有文艺复兴的气质,所以她才能够闻名于世。
格拉纳达最富盛名的是阿尔罕布拉宫和阿尔拜辛,那是摩尔人占领期修建的穆斯林风格的经典建筑。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格拉纳达的文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巅峰。格拉纳达大教堂就是这个时期最好的见证。所以格拉纳达大教堂和附近的皇家礼拜堂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格拉纳达大教堂是在原清真寺的基础上建造的,因为当时格拉纳达已是天主教的天下了。

大教堂从1518年开始建造,到1704年完工,历经180多年的工期。原本计划是修建一座哥特式教堂,但经过几任设计师的修改,最后巧妙地将哥特式风格与文艺复兴风格,穆德哈尔风格和巴洛克风格融和在一起,成为西班牙格拉纳达最好的建筑之一。

大教堂主要由Diego de Siloe设计。1529年,他接任大教堂的总建筑师。这位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建筑师,因曾设计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大教堂而闻名,他的建筑作品在西班牙,墨西哥和秘鲁等地都可以看到。
大教堂由三个巨大的拱形组成,虽称不上气势恢宏,但却是格拉纳达历史的主要见证者。教堂中的一砖一瓦都透露着不同时期的建筑烙印。

大教堂位于闹市与居民区中的卡门广场,这里房屋紧密,转来转去也没能一窥它的全貌,给它拍一张全身像。

大教堂外部全部采用大理石砲成,建筑结构匀称,宏伟庄严。教堂塔高57米,内部长约116米,宽约67米的中央礼拜堂有着45米高的雄伟圆屋顶,屋顶上矗立着西班牙的传统标志~天窗式塔楼。远远的在楼群的夹缝中就可以看到。

教堂的主立面分为两层,带有突出的前倾飞檐。上层飞檐上装饰有精美的雕像,下层装饰有大量镶着圆框的浮雕。

教堂北门是著名的“宽恕之门”,装饰华丽,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

西班牙雕塑家西洛埃也参加了教堂的修建。他在有门洞的拱门上装饰了两尊分别代表“审判”和信仰“的女性雕像。她们手持刻有拉丁字母的巨大盾牌,上面记录着西班牙将入侵的外族赶出国土及修建教堂的过程。

大教堂内部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显得非常纯洁,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并不感到冷峻,空间也显得很明亮,没有沉闷的感觉。

在大教堂的右面看到了许多如同玉米笋样的小尖塔被周围建筑紧密地包围着,这又多又独特的外部装饰,忽然令我眼前一亮。

这就是格拉纳达皇家礼拜堂(西班牙语:Capilla Real de Granada)位于大教堂右边,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1505年动工,经过20年后建成。其实这是一处陵墓。是天主教双王的陵墓,里面安葬着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1451~1504年)和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1452~1516年),他们的女儿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女王胡安娜(1479~1555年)以及她的丈夫卡斯蒂利亚国王腓力一世(1478~1506年),长孙阿斯图里亚斯王子米格尔.达拉巴斯(1498~1500)。

这对天主教双王的政治联姻,使小国林立,分崩离析的西班牙王国开始走向统一的道路;也因为伊莎贝尔的资助,哥伦布踏上了寻找他心目中的印度之旅;但也正从他们开始,作为被罗马教廷册封为“天主教君王”的他们,携手开创了欧洲历史上最惨烈的大规模宗教迫害运动,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就是他们的发明。

大教堂附近的德拉萨宫(西班牙语:La Madraza Palace)曾是阿拉伯大学的所在的,后来成为了格拉纳达市政府的办公地。

国外的市政府是可以进去参观的,里面的楼梯很古典,

彩色玻璃门窗也很精美,

外面还有一个外廊。

卡门广场是个热闹的广场,经常有艺人在这里边弹边唱。

穿行在卡门广场附近的街巷中......

卖蔬菜水果的小摊,

街边的小杂货店,

喜欢狗狗的过路人,

有故事的雕塑,

毕巴兰布拉广场中不知名的喷泉,

街心花园的小景.....
现实中的格拉纳达就是这样....

别了,格拉纳达,内华达山下一座神秘的古城。下一站:穆尔西亚.....
谢谢浏览!中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