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2022-08-30 11:04:53)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胜旅游摄影风景美图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20163月,儿子回武汉休假,在他返回北京时,全家顺便来了一次自驾旅行,寻访了登封、洛阳、安阳等地的古迹。

河南之行的第一站是三苏园。

 

三苏园又叫三苏坟,位于河南郏县城西的小峨嵋山东麓,背靠莲花山,面对汝水,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安葬着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的遗骨以及其父苏洵的衣冠。

一代文豪苏东坡为何既没有葬在老家四川眉山,也没葬在客死的常州,而是葬在了郏县?一个传统的解释是:苏轼生前曾被贬到汝州,在团练副使任上,他看到这里的小峨眉山风景奇秀,仿佛家乡的山貌,便与苏辙议定以此作为归宿地。

苏轼1101年在常州去世,翌年,其子苏过等人长途跋涉将灵柩从常州运到河南,与先他故去的妻子合葬于“汝州郏城钧台乡上瑞里嵩山峨眉山”;十年后苏辙逝于颍昌,葬于兄墓旁,人称“二苏坟”。苏洵本葬于眉州故里,1350年,郏城县尹杨允到苏坟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墓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遂置苏洵衣冠冢于两公冢间。这样,原来的二苏坟也就成了三苏坟。

2006年,三苏墓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尤其是苏轼更是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他不仅开创了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其诗、词、文、书、画的造诣都堪称千古大家。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三苏纪念馆影壁上的大型砖雕,正面描绘的是三苏园的建筑与景物,背面标志了苏轼十八个主要纪念地。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纪念馆用多个展厅分别展示三苏的史迹和文学成就,苏轼占了主要地位。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苏轼一生坎坷,颠沛流离,被贬四次,最远被贬到海南儋州。纪念馆收集了苏轼十八个纪念地的土壤。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全能型巨匠,林语堂赞誉:“人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雕像为苏轼中年布衣形象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为纪念苏东坡逝世900周年而建的东坡碑林,汇集了国内著名书法家书写的苏东坡诗文136篇。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苏氏先贤祠、仰苏堂、大雄宝殿、三苏祠,不知为何都关门闭户。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一代文章三父子,千秋俎豆两峨眉。

全国东坡纪念地甚多,但三苏坟墓仅此一处,而且是原始面貌保存最完好的。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明代青石牌坊,坊楣上镌刻的“青山玉瘗”四字为明代郏县籍的浙江右布政使王尚同所题。石柱上的对联“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是苏轼狱中写给其弟苏辙的一首诗中的两句。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陵园柏树均向西南方倾斜,传说是三苏品德感动草木,草木皆随其心意所向,遥望其家乡四川眉山县,被人们称为“思乡柏”。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三苏坟掩映在松柏之间,形制相同,从左至右为:苏辙墓、苏洵衣冠冢、苏轼墓。坟墓没有围墙,坟前仅条石垒成的供案,碑文已漫漶不清,整个墓地显得古朴、简洁。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苏轼墓

[转载]风过河南(1)——三苏园

          摄于201632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