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space简单使用教程[转载]

原文地址
具体操作可看The CiteSpace Manual 的论文。下面是我自己理解将数据可视化部分的简单用法。
1、聚类
2、生成聚类的标识
3、主要研究领域
(1)节点大小
(2)集群标识大小
根据标识的大小决定是隐藏还是显示,或者改变标识里的字体的大小
(3)连接的透明度
4、主要研究领域的关联
第一个符号的菜单,就可以看到连接的线。
5、最活跃的研究方向
在CiteSpace里的爆发点检测算法是Kleinberg 算法。
http://img.blog.csdn.net/20150601151417222?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YWRlbGVhbWlseQ==/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Center可以生成爆发点的总结图。通过图可以看出是从哪些文献开始爆发的,并且发生在什么时候。这方法也可以运用到其他节点类型上。
6.主要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什么的
然后会出现一个装有四个面板的窗口:1、Clusters,2、Citing Articles.3、Cited References,4、Summary Sentences。
只有你点击Clusters,2、3才会出现内容。
Citing Articles:每一条是指引用了这个Cluster里的一篇论文的论文,每条前面的数字代表引用的比例即引用了这个集群的多少程度。黄色标明的那个词语就是在整个可视化图里显示的那个词语,同时它也在top terms里。
Cited References:代表了自己的集群引用的文章。前面的数字代表引用的次数。同时还给出了文章的其他信息。
Summary Sentences:点击开始按钮,然后会抽取这个集群里所有摘要中最有代表性的句子
7、时间线视图
点击右侧的Timeline单选按钮,然后你就能看到水平线上的各个集群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