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教师的欣慰

(2009-12-31 04:26: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

           个教师的欣慰(代序)

 

  书敏是我的学生,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

  当收到这本《青春本色》的稿子以及书敏写给我的信,感慨万千。特别是信中写到亲爱的牟老师,我没考上大学,一直遗憾着,感觉辜负了您的期望。不过我一直在不懈努力,已在多家刊物发表文章。其实这本《青春本色》散文集就是我的作业,请老师像三十年前那样,再为您的学生批改一次作文,写上一段评语,或许那就是最好的《序》。朴实真诚的语言扣动心扉。

  往事如烟。三十年前,即那个狂热的年代结束不久,混乱的教学秩序待返正尚需时日,学校领导要我出任文科复课班主任且兼语文课,我踌躇未决。一个班一百多人,是典型的加强班,这且不说;生源来自全县各乡镇中学,程度自然参差不齐,课不好上,这也不说;学生中真正喜爱文科的不多,多数为数、理、化逼到文科来的,管理起来肯定会更困难。领导似乎看出我的为难情绪,推荐说:这个班有个好干部,叫王书敏。班级管理你尽可放心。王书敏为团支部书记,沙启林为班长,两人配合默契,偌大一个班井然有序。不料这一年竟是我一生中班级工作最省心的一年。时至今日我依然由衷的感谢我的两个好干部。班级里喜爱文学者虽说不多,但决不能说没有,王书敏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的作文《掌声中的回忆》稍作润色,便获得聊城地区中学生作文一等奖,学校一片哗然。

  基于教师的道德准线,我一向对学生无所乞求,唯有希望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有所作为,事业有成。我认为,这就是学生对老师最好的慰藉。学生天南海北,甚或漂洋过海,异国求学谋生,即便毕业后再没谋过面,几十年音讯全无,但一听到他们事业有成,便激动不已,比给自己加几级工资还高兴。书敏同学是深谙此道理的,所以他参加工作后,还不时到家里来聊工作谈理想。来时,常穿着那身军大衣。闲聊中,他那种永不甘寂寞的追求也时时感染我,既今我已年逾花甲尚不敢沉沦。早年他送我的一套《辞海》、一本《康熙字典》就摆在我的案头,每天看到它,心里总泛起丝丝慰藉。作为一个一生湮没在粉尘中的教师这何尝不是一种福祉!

  作为学生给老师的不仅仅是慰藉,一本《青春本色》简直是一种惊喜,仿佛自己多年的梦想也实现了。翻开书页,读着流畅欢快的语言,犹如置身清幽的山野,聆听那山涧潺潺的流水,不事雕凿,没有激扬澎湃,一切都那样自然清纯。里面既有天真无邪的童贞童趣,又有青年人的热忱、坦诚、奔放、躁动和不倦的追求。书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人一事无不漫着地道的鲁西味道,既有黄河故道里淡淡的尘涩,又有马颊河畔微微的咸苦味。故事的真实自不待说,更可贵的是活画出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两个时期惊天动地的变迁。这一切又全都融在看似不急不缓如诉家常的故事中,如那山涧溪流潺潺有致,不留沉滓。

掩卷沉思,脑海忽然冒出陶潜的两句诗归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是在失意的时候才想到了老家。作者正置身现代化的海滨城市,且成就卓然,春风得意之时,仍西望故土,一片痴情。大概这就是秦牧所说的乡土情结罢。我分明看到是一颗眷恋故土的鲜活的赤子之心。想到这里,我的心更欣慰了。

 

                                                                        牟留柱

                                                                            二00九年十二月

(这是我的班主任老师为我的散文集《青春本色》写的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