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已成为宏观调控晴雨表,可能大家还不一定理解。昨日在“走到十字路口的A股”一文里已经给大家提到,今天再做很深一步的探讨。
从六千点开始的这轮下跌,其原因;人们也找出了不少原因:美国次按危机,大小非减持,国家油价上涨,国家金融市场的动荡等等。通过近期的研究发现,可能央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本轮下跌的主要原因,而其它的都是次要因数。
理由:在这轮牛市里,其行情自身也存在一个问题,以资金推动性是非常明显的,这也是次轮牛市行情所存在的一个致命的弱点。虽然市场人士给它披上了不少美丽的外衣,但这一弱点;在不断加强的紧缩货币政策作用下。当靠资金来推动行情,在到达一定高度后;一旦央行缩紧银根(即货币紧缩)达到一定程度后,这座靠资金堆积起来的大厦就必将轰然倒下!这里有人会说,股民的资金并没有撤出啊!但是,一些对央行缩紧政策非常敏感的金融系资金会立马退出这个市场,因为,在不断提高的存款保证金率下;它们必须从市场退出资金做回防。从所周知,这部分资金;历来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也许,在六千点至五点之间;这部分资金就已经开始撤出,这也是下跌的开始!
随着宏观调控的不断加强,其传导作用;就将在一些中小企业上首先发挥出来,并使它们开始感受到来自资金面上的压力。在无法得到银行资金的进一步支持下,如果手上还有股票的;此时也只有选择抛出股票了。虽然市场人士也在高喊,要严控“小非”抛出。但可能此时对于一些持有“小非”的企业来讲,这点股票有可能能救它们的企业!否则,财务危机--------企业倒闭就要轮到他们头上了。故在央行不断加强的宏观调控前提下,其“小非”本身;就已经注定是一些企业最后救命的稻草!而从市场上“小非”们所出现的不计代价的狂抛,其本身也就已经佐证了;其基本面上资金的紧张程度来了!因为,此时的大家都慌了。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也因为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得到贷款,这无形中就造成了信贷市场;出现资金在供给面上的紧张,于是也成就了温州等地;民间钱庄再度出现了繁荣!在前期,就有钱庄能做到高达200%的月利率来!按照一份央行前期的统计,截至2007年底,中国民间资本沉淀金额达数十万亿元,仅浙江沉淀的民间资本就达8300亿元。温州高度密集的民间资本就达6000亿元之巨。又据一份非官方的数据显示:温州地区的民间借贷的平均年息都在14.124%以上。这里从所周知,浙江资金在A股市是占据了非常大的份额。当温州民间钱庄出现繁荣时,其本身就已经预示着这部分资金;已经开始退出市场并转战民间钱庄!从时间上来推算,3200点上方的缺口,很有可能就已经标准着这部分资金的退出。因为,在如此高的高利贷利润诱因下;这部分资金肯定会去追逐这样的高利润的。同样,近期温州又出现了投资开发煤炭热。其所需资金量也将是非常庞大的数字!前期,也有人提出:是外资退出造成了A股出现了自3200点以来的下跌。笔者也对此分析过,可能这里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也许我们大家太高估了外资!我个人观点,在A股市场的外资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在月利率能做到高达近200%的前提下,其四千点买的股票;为此又有什么理由不敢在2800点砍掉!?即使只有能做到20%的利润,在3200点也值得砍掉。故对其市场出现的,所谓的非理性的下跌,可能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理的市场解释!目前东南地区其中小企业的艰难程度是非常严峻的,仅上半年;全国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大家也许能理解到,今日央行为什么会紧急调增地方商行信贷规模10%救急中小企业!但浙江资金已经跑在了前面。
所以,A股从六千点跌到2500点,它实际上就是对这段宏观调控的一个客观反应!因为,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它将迫使A股市场;最终成为了资金市场或民间信贷市场的一个放水池!照此发展下去,央行原定的调控目标将很难实现,因其大量出现的民间信贷的出现;它本身也将直接威胁到央行的货币政策。也因为A的不断放水作用,也最终将使A出现崩溃。这样一来的结果,其最终也将是得不偿失。故眼下出现货币政策的调整也是大势所趋的结果。
货币政策从紧---------存款保证金不断上调---------金融系资金开始从A股市场退出--------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为了得到资金----------最终选择抛售小非----------A股再度下跌-------市场怨声载道------小非最终成为“过街老鼠-”----------于是民间借贷再度兴旺---------浙江资金开始退出市场--------A股再度“非理性”下跌。这就是目前一个比较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故只有“从紧”这个问题得到解决,资金才会出现一个良性的循环。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的展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