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股市股票投资理财观点 |
分类: 市场观点 |
【欢迎加入:风险与投资博客圈】
近日看见媒体的报道,许小年:“股民越多市场越落后”之说!他认为,“个人炒股固然为其权利,不可剥夺,但也没有必要提倡。世界各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机构投资者构成市场的中坚,越是成熟的市场,散户的比重就越低。上亿的投资者开户数量并非市场发达的标志,却正好反映了它的落后”。首先,我并不清楚媒体是否,完整的表达了许先生的原意。但对于这一结论显然是谬论。
首先,一个市场投资者人数的多少,跟市场落后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这点;从中(香港,台湾)外证券市场的数据,就可以得到佐证!
在此,我们仅用一组比较旧的数据,就可反应出香港证券市场的一个概况,据香港证券交易所《个人投资者调查2004》显示,香港个人股票投资者人数达135万人,报告中还显示,2004年香港成年人口中有24.4%为股票投资者,平均4个成年人中有1人买卖股票!同时该报告也显示2004年每位股民全年平均交易为4次,这点倒是值得我们谈论与改进的地方!
从香港股民来看,典型的个人股票投资者为42岁的白领人士,受过高中或以上的教育,平均月收入为18750港元。相比之下,指数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人士受教育程度及收入更高,为大专或以上教育,平均月收入为2.75万港元。股票投资者中有58.7%为男性,高于占香港人口47.4%的男性比率。
再看台湾股市,据较早的统计数据显示:台湾总开户人数达七百零二万四千九百人,平均每三人中就有一人为股市投资人。在台湾总计七百零二万的投资人口中,女性投资人口约为三百六十万九千人,约占百分之五十一。
看完了咱们大中华地区香港与台湾股市情况后,我们在来看看欧洲股市,
据早期的法国《论坛报》报道,法国股民人数达到670万人,
据04年瑞士《24小时报》报道:瑞士持股人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约为108万。又据07年5月的数据显示:在欧洲,最不热衷于炒股的德国股民,其人数也占本国人口总数的7.1%,而这一比例在英国为23%!
最后在来看看美国,截止07年1月的数据显示,美国股民大约为7600万户左右。07年1月美国人口数为3.009亿人。也就是说不到3个美国人,就有一人在炒股票。
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截至2007年1月22日收市,内地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A、B股及基金开户总数达到8005.9万户,中国内地股民已占全国总人口的5.9%%。即使按照目前的1.1亿来计算,中国股民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也只略高于欧洲最不爱炒股的德国!
从上述数据我们不难看出,
“股民越多市场越落后”之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香港与欧美也并没有因为股民的增加后出现落后,美国股市与欧洲股市依然在主导作世界金融市场!
另据:最新的中国证券业协会和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刚刚完成的投资者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个人投资者以33至54岁的中青年群体为主,约占调查总数的50%。在归纳的12类职业分布中,下岗、离退休人员和自由职业者在市场中较为活跃,约占调查总数的35.5%;其次为企业/公司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约占31.1%。个人投资者总体文化素质较高,大学教育程度及以上的投资者占总数的60%。从收入情况看,个人投资者以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中低收入群体为主,占总数的70%左右。从入市时间分布看,2000年以前入市的投资者最多,占调查总数的52%,2006年以后入市的新投资者约占总数的23%。
所以对于报道中讲,“散户不能作为市场主力,有着经济学的道理。散戶投资不做研究,不看公司基本面,最流行的方法为跟风炒作。投机在散户中盛行,原因不在于天性好赌、经验欠缺或者“智商低下”,而是他们在成本-收益对比基础上的理性选择“。以及他列举了散户投资者的劣势;“散户的第一个劣势是研究不足。研究乃一项固定成本,因而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即投资量大到一定程度时,从事研究才是合算的。研究投入往往高到散户无法承受的地步”。散户炒股的第二个劣势是信息。机构投资者订阅各种报刊杂志和数据库,有着广泛的非正式信息渠道,频繁地实地调研上市公司,并得到证券公司的研究与服务支持。散户只有市面上的流言“。从这些说法来看,带有明显偏低他人抬高自己之嫌!照此推理,全世界的散户早该死光光了!而更加戏剧性的是,巴菲特,索罗斯,罗杰斯不但没被消灭,还从散户变成大师了。这不是一件很搞笑的事吗!所以,对于那种无限夸大机构的也是一种“智商低下”!
同样对于“全民炒股的还带来道德风险问题”,更是危言耸听!其一,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在于国际对比,目前的中国股市,还没有发展到这种程度。不知道他们这一结论从何而来。其二,即使1.1亿的股民改做基金,但当一家大型基金出现信用危机时,难道就不会出现“道德风险问题”吗?
其实,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根本就不在这上面……..!
【欢迎加入:风险与投资博客圈】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