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股市观察 |
近两天股指大起大落实际上是对股指期货行情的一次预演,机构投资者通过高举高打一些核心蓝筹指标股最终形成“逼空”行情;而从未来证券市场发展趋势来看,一方面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将相继推出,在此之前机构投资者将进一步增持核心蓝筹指标股以获得足够的筹码以在未来有充分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尽管按照市盈率标准来看目前部分核心蓝筹指标股的估值已经超出其业绩增长潜力,但从权重估值溢价的角度来看恰恰是这些被高估的核心蓝筹指标股不断走强打开了市场的上升空间;由于权重估值溢价的定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随着越来越多核心蓝筹指标股创出复权价历史新高,将给其它指标股带来比价效应。
目前A股市场中总市值超过400亿元的个股有13家,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石化、招商银行、大秦铁路、宝钢股份、华能国际、中国联通、长江电力、浦发银行、民生银行、贵州茅台、中信证券和中国国航,其中,10月份以来中国石化、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国国航、贵州茅台等六家个股已经先后创出复权价历史新高,这些个股所创造的规模盈利效应成为推动股指创五年多新高的主要动力。另外从近两个交易日个股的涨跌比我们可以看到,周一大盘下跌30点过程中跌幅超过5%的接近400家,而在周二大盘反弹45点的情况下涨幅超过5%的个股仅100家左右,说明绝大多数个股在指数创新的情况下股价反而较两天前下跌,带动大盘指数上涨的仍是一些核心蓝筹指标股,在大盘指数不断创新高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冷门股反而不断被边缘化,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将进一步突出,这也是结构性调整行情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