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既为中国足球牺牲小我 足协又当如何补偿泰山?
(2009-02-08 14:07:30)
标签:
足协中超鲁能周海滨转会埃因霍温外援体育 |
分类: 泰山演义 |
鲁能既为中国足球牺牲小我
随着埃因霍温俱乐部官方宣布周海滨加盟,周海滨转会事件终于画上了一个并不圆满的句号!显然,在周海滨成为中国博斯曼的过程中,鲁能成为不折不扣的牺牲品,而导致这一切发生的根本原因,自然是中国足协的“原始规定”,而今,海滨走了,而鲁能则不得不调整自己新赛季的备战计划,而致使泰山队临阵换将的中国足协,此时此刻是否该拿出一些说法呢?
在之前的几个赛季,泰山队主帅图拔就一直对国家队、国奥队的频繁集训抱有怨言,2009年,中国足球终于输的没有多少比赛可打,可中国足协依旧未能让鲁能得到安生。足协法规里的鲁能人周海滨在FIFA面前却成了自由人,面对周海滨的转会,足协不但不从中协调,反倒对其大唱赞歌,难道说,在中国足球面前,鲁能注定要成为牺牲品?
周海滨要走,想挽留他的鲁能却无计可施,因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中国足协的规定和FIFA规章的冲突所致,解铃还须系铃人,挽留周海滨的唯一方式就是足协从中加以周璇,但让我们失望的是,足协甚至于没有说出半句挽留的语言,在冯潇霆闹转会伊始还气势汹汹的中国足协,面对埃因霍温的强大诱惑,竟然乖乖的做了孙子,我们不知道足协这一次为什么如此“开明”,究竟是因为他们自知理亏,而是周海滨进军欧洲可以成为某些领导的政绩?
若不是足协的无知规章,周海滨不可能走;即便是周海滨真的走,也不可能以这样的方式走,正如新闻反应的一样,假如鲁能用周海滨换来150万欧元,那么,鲁能在2009年至少可以买进2名在中超实力超群的外援,如此,足协是否该联合周海滨一起对鲁能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呢?当然,谁都知道这样的想法不可能实现,足协连中超的赞助都搞不定,还有什么经济能力补偿鲁能。
2008年,由于国奥队需要抽调队员参加奥运会备战,中超第二阶段的比赛他们均不参加。为补偿各队损失,足协允许被抽调两名队员以上的俱乐部在国奥队集训、比赛期间可以比其它俱乐部多一名上场外援名额,而被抽调了4名球员的鲁能也不过是多了一个外援场上名额,而2009年,同样是因为足协的规定,鲁能临阵丢将,失去了阵型中最重要的“腰”,为此,中国足协能否给出相应的补偿呢?
显然,面对09赛季的四线作战,鲁能的现有人员根本无法应付密集的赛事,在确定了3名留队外援之后,鲁能还可以引进2名外籍球员。按照我们的理解,如果周海滨不走,鲁能大可以在边后卫位置和前腰或前锋位置各引进一名高水平外援,即可对2009年做出最好的补充,但是,现在周海滨走了,鲁能最需要的,莫过于一名出色的后腰,而后腰位置的人选,最合适的自然是一名高水平的外援!但假如真的买进外援后腰,鲁能却失去了其他位置的补强机会。
作为中国足球直接管理者的中国足协,既然可以大方的“帮”鲁能将周海滨送去欧洲,自然也可以再大方一点,对鲁能09年的外援注册及上场名额进行“特赦”,允许鲁能在联赛中可以注册6名外援球员,在中超联赛中可以采取4+1的出场方式;或者是鲁能的5名外援可以在中超比赛中同时出场。如此一来,足协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鲁能的损失,有可以有效的帮助鲁能更充分的备战今年的亚冠联赛,增加帮其带来“丰功伟绩”的机会。
增加一名外援名额显然不能弥补鲁能失去周海滨的损失,而鲁能也不大可能在2009年招进6名外援。但作为周海滨转会事件的真正“凶手”,中国足协起码该用这样一条挽救措施来挽回他们的些许颜面,同时也证明他们对鲁能为中国足球牺牲小我的肯定……
泰山同行——
图色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