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难得逍遥 |
好与坏难道真的从简单的毕业院校上就能看的出来?
文.龙本逍遥我
不知不觉中,从一名衣食无忧的大学生变成了万千求职者中的一员,不得不像同学们一样,打罗自己这四年来还象样的东西放在简历上,以增加自己求职的砝码,如听闻何处有一招聘会,也会自觉的星夜起床,批着星星的余辉赶往现场,如果说此时此刻的考研一族过的是“非人”的生活的话,深受求职之苦的我们也只能说是过着“猪狗不若”的生活了!可话又说回来了,人就是人,怎能与猪狗一般待遇……
不能对中国的教育制度枉加评论,但或许也正因为把大学分为三、六、九等才使得人们对不同学校毕业生的态度截然不同,而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此类问题更是彰显十足——清华大学的毕业生是上帝,而一般省市的普通本科毕业生也只能貌似乞丐之流了,虽然这早已不是八股文时代,但大多数时候,却还是文凭决定一切,真不知,这和“以貌取人”有什么区别?
参听朋友说过一段趣事,某公司在一国家211工程院校招聘工商管理专业的毕生生,恰好有本地几所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慕名而来,次公司招聘主管在对待不同学校毕业生时,明显在态度上有着天壤之别,其中有两段对话分外好笑——
对话一:
(背景:招聘会刚刚开始)
普通求职者:“您好,请看一下我的个人简历。”
招聘主管(拿起简历):“哦 你英语几级?”
普通求职者:“去年通过的全国六级考试,521分。”
招聘主管(眼前一亮):“不错不错,那计算机水平怎么样?”
普通求职者:“我在去年参加了三级网络技术的考试,并顺利通过。”
招聘主管(面带惋惜色):“你的个人条件的确很不错,可惜,我们这次面向的是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我建议你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是考研。”
对话二:
(背景:招聘会马上结束,可这家公司的招聘名额还未完成,主管面露焦急之色,恰好一学生摸样的年轻人从他脸前走过)
招聘主管:“哎,同学你好,是来参加我们招聘会的吗。”
学生:“您好,我是过来看一下的。”
招聘主管:“哦 你是学工商管理的吗?”
学生:“是啊,我是本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
招聘主管:“哦,不错不错,那你英语四级过了没?”
学生:“抱歉,还没过,我的最高分是380分。”
招聘主管:“380分啊,不低了,既然对我们公司有兴趣,我们签约吧!”
……
虽然从表面上,看不出些什么,一家公司在招聘的时候,希望能征得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如果仔细的揣摩这两段对话,却让我们不由得气上心头,做为一名招聘主管,当一名普通学生把自己的简历递给你的时候,你可以从上面了然的知道其毕业院校,既然本公司没有招聘此校毕业生的打算,那么你直接婉言拒绝就是;其二,一家企业甚至愿意招一名名牌大学的连四级都没过、甚至是挂科如家常便饭的毕业生来装门面,却不愿意招一所普通院校的品学兼优的优秀毕业生,难道这就是整个社会所渲染的:“能力决定一切”,那么,我们更愿意把这种能力,看成是家庭的能力,未成年之前的能力!
一名学生,如果在高考之后步入的是一所普通院校,那么毕业之后就意味着他将低人一等,无论你的大学表现是多么的优秀!——或许,这就是我们根据目前人才市场的“行情”做出的结论,但结论的根源是什么?难道会有人说:“一个连重点大学都进不了的学生,还谈什么美好未来!”——所有的人该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