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央视,深圳父子俩不简单的“送单路”!
| 分类: 新闻·宣传 |
大家还记得2月份《深圳晚报》的报道
“来自星星的孩子”一家吗?
没错就是患有孤独症
但仍和父母一起
做闪送员的黄志能一家
今天(5月20日)
央视报道了他们一家的近况
深晚记者
也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黄志能的父亲黄少礼说
做闪送+失业金+国家补助每个月400元
这些差不多能负担家庭支出
生活正在慢慢好转
外出做闪送人员
主要是黄志能喜欢
“接到单能培养他的责任感
他的心情也会好一点。”
黄少礼说道
“就是要让他走出去
不然以后的日子更难”
志能母亲郭怀英也支持志能做闪送
黄志能也希望
自己可以多跑点
让父母休息
用闪送赚得的费用
承担一些家里的开支
据深圳晚报记者了解,看到央视新闻上出现爸爸和自己的身影,黄志能表现得十分兴奋,他把视频发到自己所有的网络账号上给别人看。父亲黄少礼看见儿子兴奋的样子,也感到欣慰。
黄少礼介绍,去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搬进了公租房。如今,生活成本降低了很多。儿子也已经适应闪送员的工作,还和一些蛋糕店老板变得熟络起来,蛋糕店经常直接打电话给他,让他送单。空闲的时候,黄志能还受到社区邀请,积极参加公益活动,鼓励他人积极向上。
“跑单他已经很熟悉了,有时候都不需要我跟着去。”黄少礼说,等到孩子成年后,他打算放手让志能注册账号,正式成为一名闪送员。而自己也可以找寻其他工作,贴补家用。
此前报道:
16岁的他6年帮父母送了1000单,背后的故事让人暖心
深圳晚报
网友们为黄志能的努力
和志能父母的坚持而感动
相关链接:“来自星星的孩子”心中有张深圳交通图播
一对穿着蓝黄色骑手制服的父子,是深圳地铁10号线的常客。儿子黄志能背着硕大的骑手包,疾步走在前方;父亲黄少礼紧跟儿子的步伐,在背后小声提醒慢点,注意安全。黄少礼面庞黑瘦,已年逾40的他说话时皱纹堆满眼角。
2016年,黄少礼注册成为一名兼职的跑腿骑手,从接第一单开始,他就把患有孤独症的儿子黄志能带在身边。如今,16岁的黄志能已经与父母一起跑了近3000单。
2月18日,记者跟随黄少礼父子,见证这对特殊骑手的一天。
“带孩子送货,让他接触社会”
2月18日15时许,家住龙华区鹭湖社区的黄少礼和儿子黄志能穿好制服,准备出门接单。住所附近少有闪送任务,父子二人选择骑共享单车到附近的公交站,再坐公交车到五和地铁口抢单。这样比较省钱,如接到单,二人还可以直接坐地铁出发。
“带孩子接单其实是想带他出去走走,让他多接触一下社会,我也能顺便赚点钱补贴家用。”黄少礼说,想用这种方法治愈孩子的病情,也治愈他对孩子未来的焦虑。
2009年,黄志能两岁时,因表现异于其他孩子,黄少礼带着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患有孤独症,为此妻子郭华英哭了三天。“当时很长时间家里没人说话,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黄少礼说,“事情已经发生了,只能接受,为了孩子,我们不能认输。”之后几年,黄少礼夫妻带着儿子长期在特殊儿童康复中心做训练。
“他第一句话说的是‘爸爸,我要抱’,我当时愣在那儿,不知所措。”黄少礼回想起儿子学会说话的场景,眼中噙满泪水,“等到儿子张开双臂,我才反应过来把他紧紧抱在怀里。”
在夫妻俩的努力下,儿子黄志能小学毕业,开始上中学。慢慢地,黄志能的学习跟不上班里同学,性格逐渐变得焦躁,在家里经常大吼大叫。黄少礼意识到,孩子可能不再适合上学。他求助孩子的医生,得到的建议是:休学,多接触社会,多给他陪伴。
2016年7月,黄少礼决定兼职跑单,送货时将10岁的黄志能带在身边,希望以此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社交能力。
拍下每次送货的照片 记录儿子6年的成长
从公交车站下车,黄少礼父子打开手机准备接单。在五和地铁口等了快半小时,黄志能依然没接到让他满意的订单,他拿着手机不停地操作,有些急躁,额间大颗的汗珠落在紧皱的眉头。
“我们没有电动自行车,地铁和公交车是主要交通工具,10公里以内送货时限都比较急,遇上班早高峰我们没法接单。”黄少礼回忆,从第一单开始儿子就对送货这件事表现了浓厚的兴趣,每次跟着闪送,黄志能都很高兴。
2月17日,黄志能(右)和爸爸骑共享单车出行“听单”。 本文图片均由深圳晚报记者 陈玉 摄
“第一单就不好送,是去龙岗,送大型折叠床给医院,一单45元。”黄志能说东西很沉重,过地铁安检时他出汗了,整趟地铁都在瞟其他乘客的眼神。把货品送到用户手里那一刻,他和父亲缓了一口气,“好几次有人问怎么是两人送,爸爸就跟他们说,我是新手,跟着一起送。”黄志能像个偷藏糖果的小孩一样嘿嘿一笑,“没人发现我们是父子。”
看似简单的一对一闪送,对于黄少礼父子而言有时候并不轻松。记得有一次,他们需要把蛋糕从福田送到大鹏。坐公交、上地铁再换乘,到站后还有走很远的路,等把蛋糕送到顾客手中,父子俩已经花了两三个小时。所幸蛋糕及时送到也完好无损,他们还拿到100元报酬。
送宠物犬、送大台灯、送折叠椅……黄少礼手机里存了每次他们送货的照片,纪念儿子每一次的成长。
“他脑中装着深圳公共交通路线图”
17时许,黄少礼父子终于开单了,是一个送往龙岗区某住宅区的蛋糕。黄志能一眼就看出路途的复杂程度:“这里虽然近,但坐地铁不能直达,下车后,还要走两公里路!”从商家处拿到蛋糕,黄少礼父子坐地铁出发送货。如何换乘,从哪个地铁口上去最快,坐哪一辆公交车,黄志能几乎没走错过,黄少礼说,儿子脑子里几乎装着整个深圳公共交通路线图。
2月17日,黄志能和爸爸坐地铁将快递准时送达。
“我最喜欢坐‘K’‘M’开头的公交车,可以走高速,速度都很快。还有开通不久的地铁14号线、地铁10号线我都很喜欢!”黄志能喜欢听地铁里面“呼呼”的风声;喜欢坐快速公交,看窗外的风景一闪而过。
黄少礼说:“儿子从12岁之后就爱上坐地铁了,每天都要坐,越远越好。”
2021年,母亲郭华英加入闪送后,夫妻二人轮流陪孩子坐地铁公交满深圳跑,经常跑到深夜,甚至大年三十还在送单。6年多时间,父母两个账号加起来完成近3000单。
2月17日,黄志能的父母回忆他的第一单幸福满怀,幸福溢于言表。
今年16岁的黄志能几乎跑遍了整个深圳,他喜欢抱着手机,研究交通路线和导航。有时他会失落,比如燕罗等地还没有去过;有时他又满不在乎,“那些地方太远,没单子。”
“希望孩子未来有能力独立生活”
花了快一个小时,黄少礼父子将蛋糕送到客户家门口。“即使儿子在路上有些情绪波动,但到了客户门口就能平复心情,礼貌地敲门询问是否有人在家。他现在一穿上工作服,人就变了,精神了、稳重了、礼貌了,像是进入了角色。”黄少礼说,“志能跟商家、客户交流非常顺畅,很少有人会发现他有什么异样。”
在黄少礼的带领下,黄志能对接单、打电话、取单、送单、沟通客服等一整套流程,都已相当熟练。
对待孩子未来的生活,黄少礼目前没有太多的想法,他坦言,表面上是父母带着儿子跑,实际上已是儿子在带着这个家往前跑。“我唯一希望的是,孩子未来有能力独立生活,我毕竟不能永远跟在他的后面陪着他。”
18时许,送完当天的第一单,黄少礼和儿子向记者挥手告别。第一单太小,他们准备坐公交车去闹市街区碰碰运气,接大单。
(作者:深圳晚报记者 涂世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