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深爱榜融媒体中心致敬每一个伟大的劳动者

标签:
深爱榜 |
分类: 子弹文集 |
五月是温暖的季节,
五月是青春的季节,
五月是山花烂漫的季节。
五月,也是最光荣的,
劳动者的季节!
在很多人熟悉或者不熟悉的各个角落,
都有无数个辛勤劳动的身影。
他们用双肩扛起责任,
用汗水致敬职责,
用良心回馈社会,
用努力装点世界,
……
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
他们工作的岗位各有千秋。
他们是记者,教师,医生,警察,环卫工人……
他们兢兢业业、努力奉献,
每一份努力,都值得被尊敬和肯定。
向劳动者致敬,
您辛苦了,节日快乐!
五一劳动节
成立背景
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1884年开始,美国先进的工人组织通过决议,要为实现“每天工作八小时”而战斗,并且决定展开广泛的斗争,争取在1886年5月1日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提出后,立即得到美国全国工人阶级的热烈支持和响应,许多城市数以千计的工人投入了这场斗争。罢工工人遭到美国的血腥,很多工人被杀害和逮捕。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城市的35万工人举行大罢工和,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这场斗争震撼了整个美国。美国工人的这次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事件以及随后的宣判,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工人的活动。这些活动成为了国际劳动节的前身。1889年7月在巴黎举(的第二国际第一次代表大会决定把5月1日作为“国际日”亦称“国际劳动节”。
意义
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在于劳动者通过斗争,用顽强、英勇不屈的奋斗精神,争取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这才是五一劳动节的精髓所在。所以,人们才这么注重劳动节。
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者是一切文明和财富的创造者,劳动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总结了体力劳动的经验,体力劳动者实现了脑力劳动者的设想。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意义,应该让人民认识到这一点。尤其脑力劳动者更应该认识到劳动的意义。
中国的劳动节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号“劳动节纪念号”出版。发表蔡元培“劳工神圣”的题词、孙中山“天下为公”的题词和李大钊的《“五一”运动史》、陈独秀的《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等文章。同时,还登载了《旅法华工工会简章》及唐山、山西、长江等地的劳动状况调查。
同时,在北京,李大钊领导了以北京大学为中心的纪念活动。北京大学学生在这一天罢课,《北京大学学生周刊》出版了"劳动纪念号"。学校内召开了500 多名校工和学生参加的纪念大会,李大钊到会讲话。何孟雄等8名北大学生和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被巡警拘捕。邓中夏到北京长辛店,向铁路工人散发《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并发表讲演。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