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袁子弹参与策划的32集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在中山开机

(2015-05-14 03:36:36)
标签:

娱乐

亲亲中国爹娘

深圳爱上你

一、关于与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的缘起

 

2009年,因公益,我认识了深圳市新作品影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王朝民,王朝民董事长也是一个心怀梦想,做事执着的人,再加上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的故事主人公熊德龙的传奇经历也吸引着我,所以我就义务的参与了32集《亲亲中国爹娘》的相关筹备工作。

 

作为本身从事公益的人,但为了这一部电影的推动,我付出了很多,在我接触这一部电视剧时,王总交到我手中的只有剧本,于是乎,从没有策划过影视的我,就开始了策划方案,自己收集材料,制作电视招商方案,在雁盟酒店文化产业园搭建剧组临时筹备处,并发动我身边的朋友也参与影视的“策片人”,共同的来推动这一部电影的工作。

 

在没有和王总签订合同时,我把这一部电视剧当着“义工”一样的心态来运作,自己出钱,制作、印刷招商手册,自己自费为剧组去重庆和主人公熊德龙见面,十多次为了电视剧的招商,前行中山、珠海、山浮等各地方见客户、拜访“有意向”的投资商,特别是2013年,租下了近二百平方的办公室作为剧组筹备处。

 

执着,梦想,终于经历了很多很多,2014年,这一部电视剧终于找到了投资商。但因一些特殊的原因及为了我自己的梦想,在可以享受“果实”的时候,我选择了离开,目前,王总口头上承诺也给予了我一些小股,再上电视剧上会冠上“策划——袁子弹”。

 

二、32集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概况:

该剧讲述了一个没有中国血统的荷兰印尼混血孤儿被侨居雅加达的客家夫妇抱养,主人公在中华文化和客家精神的熏陶下,报效养父母及其祖国的感人故事。他,初入国门,即跪拜苍天厚土,泣立报恩誓言;他,有情有义,与三轮车夫成为莫逆之交;他,千里奔波,舍命斗酒救烟厂;他,捐资助学,暴雨中亲自为师生披上雨衣;他,海外归来,夜宿家门口感念亲恩;他,弃巨额生意,守护久病养母床前,为母守孝三年,他,始终坚守‘百善孝为先’的感恩情怀,秉持“崇文重教、吃苦耐劳”的客家精神,以“仁、义、礼、智、信”为处世原则,视“温、良、恭、俭、让”为行为准则。他,要让世世代代记得,他是中华民族一份子。

 

袁子弹参与策划的32集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在中山开机
2011年9月,笔者袁子弹因《亲亲中国爹娘》电视剧事宜和熊德龙在重庆相见

 

三、关于原型人物介绍

熊德龙先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印尼客家华人。熊德龙194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兼有荷兰、印尼血统,出生后被遗弃于孤儿院。当他快两岁的时候,一对旅居印尼的梅州籍侨胞熊如淡、黄凤娇夫妇收养了他。熊德龙怀着无比热烈的报恩之心,以自己的胆识和毅力创出了一番事业,崛起于印尼工商界,进而建立起遍布全世界的熊氏企业王国,成为饮誉国际社会的著名爱国侨领。德龙先生事业有成后,虽身居海外却心系父邦,频频彰显其百分之百中国心的爱国爱乡情结,热心祖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
在中国家庭里,伴随熊德龙长大的是司马光砸缸、岳母刺字的中国故事,普通话和客家话成为他的“母语”。熊德龙还有四个姐姐,其中三位都是父母收养的印尼孤儿。“尊老爱幼、互帮互助、百善孝为先,这些都是父母教给我的中国传统美德,也深深植入了我们姐弟的内心。”熊德龙说。
长大后的熊德龙继承父业,开始从商。20世纪80年代,他移民美国成为当地侨领,常为维护华人华侨利益而奔走。2001年,他在美国收购的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在印尼付梓,“弘扬中华文化”成为他追求的目标。
“没有中国父母,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对中国满是感恩。”提到中国,熊德龙说,他愿用毕生的努力回报中国。他先后在中国大陆捐建了30多所希望小学,并为多所学校修建了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等。据粗略统计,他捐献中国大陆的资金约4亿元人民币,其中四分之一捐给了其父母的祖籍广东梅县。
“虽无华裔血统,但我却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这是父母给我的,他们教会了我堂堂正正做人。”年过七旬的熊德龙,提到早已过世的中国父母,依旧满目深情。

 

袁子弹参与策划的32集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在中山开机
2014年,袁子弹和《还珠格格2》主摄影师刘俊云老师

袁子弹参与策划的32集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在中山开机

袁子弹参与策划的32集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在中山开机


袁子弹参与策划的32集电视剧《亲亲中国爹娘》在中山开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