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浏阳河走来的歌者、作者、舞者

贝小金在翩翩起舞
(来源:《青工文化简报》第17期)
贝小金。笔名贝娘,一位旅居深圳的青年作家;一位擅长用双语撰写人物传记和企业发展史的作家;一位爱猫、流连山海的唯美作家。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母亲是个医生,父亲是个文官。不到一岁,她就被送到浏阳大围山乡下外婆家抚养。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灵秀的山水赋予了贝小金卓绝不俗的才华。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外公贝必远对她的影响极大。
不停地写作、倾情地歌舞,身患心肌肿瘤的贝小金,生命在辉煌中延伸。

喜欢大自然的贝小金
桃花美
2013年12月26日,在第14届深圳读书月青工大课堂总结会上,出现了精彩的一幕:一位身段不凡、面若桃花的美女主持人身着富有江南特色的粉红衣裳在《桃花谣》的美妙乐曲中翩然入场,她撑着一把粉色的伞,踏着乐曲的节拍,载歌载舞,那歌声,柔美清亮,宛如天籁之声,那舞步,娴熟轻盈,好似仙女下凡,时而旋转,时而腾挪,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她是那样得投入,就像一朵灿烂的桃花肆意绽放在无人的空谷;她是那样得自信,歌声与舞步配合得天衣无缝;她又是那样得美丽,大家看得目不转睛。直到曲终,大家才从沉醉中醒悟:表演已结束。暴风雨般的掌声不断。
掌声中,她深情地说道:“谢谢大家!希望在天之灵我的父母,能看到我的这种快乐,谢我的贝家人,感谢深圳团市委给到我这个平台,让我能为广大青工去奉献自己的爱心。”
大家都在猜测,这位美丽的年轻主持人,能歌善舞,到底来自哪个专业文艺团体。有人向主办单位求证,才知道她是爱心双语作家、报告文学《大爱无悔》、长篇中英版系列小说《远走他乡家族》的作者贝小金。喝着浏阳河水长大的她,天生一副金嗓子,会唱《浏阳河》、《东方红》等七八十首红歌。
很难想象出一个作家,通过她“神、乐、情、景”交融的歌舞,获得如此美的享受。凡看过贝小金作品《山谷里的升》的人,无不感觉她的文字犹如舞蹈,干练而不失温柔,妩媚却不做作,如轻快的乐曲,欢快的舞步,完全是真情的流露。网上博友这样评价她:贝小金的文字是跳跃的,像舞动中的文字,而这样的灵感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对歌曲和舞蹈的理解。
爱无疆
两年前,同样是在深圳读书月青工大课堂总结会上,贝小金受深圳读书月组委会的邀请,第一次做客“青工大课堂”,她望着那些可亲可敬的青工,不由自主想起了那些被赞助贫困大学生。多年来,贝小金记录并参与爱尔兰华协会助学活动,资助贫困大学生并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奋发向上。为此,贝小金抱病创作了《大爱无悔》——爱尔兰华协会神州善行纪实。让大爱传递。
也缘于这次讲座,贝小金结识了许多热心的青工、义工,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身体力行加入了青工文化工作行列,奉献自己的力量。不辞辛苦,连续几十次风尘仆仆驱车从罗湖直奔宝安、龙岗等地,参与到青工的文化活动中,在讲座、文艺汇演过程中与青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每一位爱好文学的青工搭建一片文学天空。为此,2013年2月份开始,她就倾心所有去付出和努力,开始筹建青工文学院。6月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终于在美丽的梧桐山风景区找到了场所,拟于2014年正式注册深圳市梧桐山文学院。贝小金表示,她愿意与广东青工作家协会加强合作,共同为广大可爱的青工文学爱好者发展平台,通过文学让广大外来青工有了精神食粮及城市归宿感。
生活中的贝小金乐观向上,她把对生命的热爱,化作无穷的创作动力。为了松弛过度紧张的神经和身体,她会保持经常运动,而她最爱的运动就是唱歌和跳舞。
贝家亲
贝娘、金云升是贝小金使用的笔名。她从小随母姓贝,外祖父家族在上海曾经十分显赫。时过境迁,但是,贝小金没有忘记。在寻亲过程中,她认识了贝氏好几位有名的人物,他们都把贝小金当做家族的一份荣耀。他们请贝小金回广东揭西老家省亲,又陪她到广西昭平黄姚古镇拜谒她父母的墓地。
往事十分感人,犹如贝小金在《远走他乡》系列小说中写道,“那日,我终于把所有的都搁在一边,去揭西了。早就听人说这里有好几千人姓贝的.这里景色秀美,蜿蜒的小河会把你留下,这里山青水碧,溪水潺潺,竹林层层,远处独特的景致犹如一副水墨画,美得让我心醉!贝家人的真诚美得更让我拭泪……贝优生、贝建红会长、贝为沐、贝文生等等深圳贝氏宗亲的关爱,他们让我感到特别温暖,甜蜜幸福!在这里,我成了贝家人的宝贝”。她信笔写道:“剪不断的情啊,永远缠绕在胸怀,忘不掉的人啊,始终铭刻在脑海,漂泊的人啊,故乡是永恒的爱。”
不久后,贝小金在采访了来自英国的英国华夏文化协会会长贝学贤。为此她以贝氏家族为原型,写一部关于“英雄贝出”的长篇情景再现系列小说——《远走他乡的家族》,“为纪念母亲逝世十周年而作!为远走他乡的人们而歌咏!并以此献给那些奋发向上的人们!”
贝小金联想到全世界只有区区几万贝姓人,却出了世界著名的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这是她最想见的人。因为贝聿铭大师不仅仅是贝氏家族的荣誉,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骄傲!每当贝小金在世界各地有幸欣赏到建筑大师贝聿铭获奖作品时,她都会被那种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所震撼。如苏州博务馆中所见把景物通过人工的手段,裁取或剪裁一部分,享其纳入其中,都是那样惟妙惟肖,让人流连忘返。以后的日子,贝小金决定将继续前行,前往美国,见这位自己的亲人贝聿铭,为他写一本传记。因为身体的特殊原因,也许她有可能窒息死在某一趟航班上,可亲情的力量无法阻挡她前进的步伐。

国内著名诗人梁小斌为贝小金赠送他书写作品
http://www.qgwhw.com/uploadfile/2014/0106/20140106072440681.jpg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董卿称贝小金为“歌者、舞者、作者”,著名诗人梁小斌称贝小金为“世上奇女子”。
彩云归
贝小金是浏阳大围山升起的一朵彩云,因阳光而绚丽,美得令人陶醉。在文字天地里笔耕不辍,收获了200多万字的作品:《远走他乡的家族》小说系列、描写华侨捐助贫困学生的纪实文学《大爱无悔》,人物传记《彼岸》、《梦圆宝岛》、诗歌散文集《暖风》。贝小金七岁时在省刊物上发表处女作《狐狸的故事》,她当过教师,教授“古汉语文学”,她曾经是机关秘书,她是业余作家。
她还是化名“千年冷精”的职业写手,其作品曾被改编成电视剧。每当回想起出于自己手笔的诗歌、散文、小说发表或者获奖时,她会泪满眶。窃喜中,她会独自歌舞,为自己喝彩。
她写道,“视自然为知己,视音乐为情人、视写作为生命”,“有了音乐,心中自然不苦;有了文字,心中自然不累!音乐可以净化灵魂,净化灵魂的音乐,好似圣歌。文字可以感悟人生,感悟人生的文字,好似除尘”。
她像彩云那样,把美丽的一面留给世人,却把凄冷留给自己。彩云,变幻无常,却真实;美丽无限,却可亲;睿智、勤奋加美丽,是贝小金的真实写照。她爱歌唱,尽情抒发胸中情心底爱;她爱舞蹈,多种民族舞,随心所欲;她勤奋自学,古筝、琵琶、吉他,得心应手。贝小金爱美,就像她爱花一样。她爱桃花,艳艳灼灼,漫山遍野,因此,《桃花谣》她唱得动人,跳得投入;她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此她创作了舞蹈《荷花颂》;她更爱红棉花,她在博文中写道:“深圳的红棉花,远看,就像天边的火烧云,红得耀眼,红成一片;近观,红得像火球,一团团、一簇簇,在枝头燃烧,不要绿叶陪衬,也不要任何修饰,开得如此炽烈、如此灿烂。红棉树,高大挺拔,就像女子可以依偎的男子汉,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我爱红棉!”彩云,有形而无常形,变幻不定,是风儿,给了她生命,远走天涯,自由而潇洒;是阳光,给了她美丽,千红万紫,灿烂而辉煌。彩云飞,飞过千山万水,彩云美,美过娇媚花卉;彩云的感受可有谁能够体会?有时变黑,那是万般无奈的累;有时下雨,那是悄悄飘洒的泪。问彩云何处归?问彩云何时回?除了风,可问谁?风是谁?是命运的轮回,抑或是大爱之美!

《青工文化简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