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工里走出的公益达人

标签:
日报子都荣誉称号大学宝安区文化 |
分类: 深圳读书月青工大课堂 |
——宝安资深义工共筑“中国梦”
http://www.qgwhw.com/uploadfile/2013/1030/20131030125249425.jpg
宣讲现场
http://www.qgwhw.com/uploadfile/2013/1030/20131030125249425.jpg
宣讲现场
五星级义工杨超军于2002年加入义工。十年来,他参与义工服务6500多小时,无偿献血累计6000毫升,拾金不昧高达90余万元。他放下工作,帮流浪儿找爸爸;他救助残疾女孩,帮助她重新站起来;在他的感召下,近千人加入义工联,其中不乏身家几千万的大老板和沉迷麻将的赌徒……数字不代表一切,却能表明一颗爱心。他说,他的义工事业很平谈,也很平凡,但他愿意把义工事业一辈子做下去,并且他的一家人也会这样。
宝安区义工联“后勤保姆”王晓玲,2005年加入义工,累计服务时间达5442.5小时,她为残疾人、老人、病患者提供护理陪伴服务一百五十多人次,日复一日的倾情于义工服务。目前深圳正在推行电子义工证,作为现任宝安区义工联直属信息组组长,也一直忙碌在为义工电子证、网络信息数据录入等相关“后勤保姆”工作,曾获“广东省五星级志愿者”、第三届“深圳市百优义工”、大运会宝安赛区“优秀个人奖”、宝安区义工联成立15周年最具影响力15人等荣誉称号。
虞朝霞现为宝安区西乡街道义工服务中心理事,目前,她已从一名义工转型为专业社工,在服务大运期间,她把她的义工经历写成了现代版“雷锋日记”,展示了深圳大运会城市志愿者的风采。虞朝霞被称为“大运妈咪”,她毅然放下几个月大的宝宝参与城市U站服务。白天,她在U站值班,和别的志愿者一起宣传大运、宣传深圳,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各种咨询。晚上,虞朝霞常常把小宝宝放在身边的婴儿车里,用脚轻摇着,手则拿着鼠标编写工作方案。在她的带动下,老公和当时11岁的女儿先后加入义工,刚出生的儿子也经常被带到义工活动现场接受“早教”。
在宣讲现场,虞朝霞说,她从大家的无私奉献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义工“参与、互助、奉献、进步”精神。大运会结束后,虞朝霞并未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她积极参与后大运时期城市U站的运行和服务,为打造“志愿者之城”贡献力量。作为西乡街道义工服务中心的一名理事,“我的业余时间全部给了义工工作,我也要将志愿服务作为我一辈子的业余事情来做。”
宝安区义工联培训组组长周宗燕,既是本次公益达人的宣讲成员之一,又是本次宣讲活动的主持人,她在宣讲现场,也分享了她的义工经历,从云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的她,在大学期间就热衷于做志愿者。2007年,刚到宝安工作,周宗燕就报名加入宝安义工队伍。“做志愿者久了,停下来就觉得心里难受。”成为宝安区的一名义工后,她业余时间几乎都做起了义工服务。当时,宝安区义工的服务类型约有20种,为了尽快熟悉义工的服务内容,她一一尝试。
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对义工服务的热忱让她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区义工联培训组负责人。她除了在课程中融入丰富的义工服务经验外,酷爱读书、看报的她,还将自己从书刊上吸取的丰厚知识,融入培训课程中。“实用”、“生动新颖”、“传播了义工精神的真谛”,学员们如此评价她的课程。
“她一辈子愿意做一名传递正能量的‘小燕子’”,周宗燕也愿意把自己的一辈子都交给义工事业。
相关链接:
深圳新闻网:http://www.sznews.com/rollnews/barb/2013-10/30/content_3093698383.html
宝安日报:http://barb.sznews.com/html/2013-10/30/content_26668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