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益路上,让我们永远走在一起!

(2013-07-14 02:01:25)
标签:

子弹

办公室

体制

周刊

人士

文化

分类: 子弹文集

  公益路上,让我们永远走在一起!

 

7月13日下午,深圳市南山区锦绣中华荣誉公馆内的榕园酒吧,为迎接《晶报公益周刊》100期,《晶报公益周刊》以公益的名义,组织策划了”晶报公益周刊“#聚善100#公益活动,因公益,深圳的公益人士相聚在了一起,”晶报公益周刊“#聚善100#公益活动通过精彩的表演、感恩分享、互动交流一起见证了这一份有温度的爱心刊物出刊100期。

     

2011年5月16日,晶报携手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共同打造的《深圳公益周刊》(后改名为《晶报公益周刊》强势推出。作为华南地区首份公益周刊,从创刊开始,周刊一直在打造阳光公益平台、提升报纸公信力和影响力方面不断努力和探索。已经出版了99期,已经深入了我们每一位公益人的人心,内容也得到了公益业界的高度认可和广大读者及爱心人士的喜爱,被誉为中国大陆“四大公益周刊”之一。

     

而在中国,正因为有了《晶报公益周刊》的创刊,带动了媒体对公益的更高度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报纸开辟公益版面,电视也推出公益栏目,门户网站更是纷纷辟出公益频道,公益传播,渐成潮流。

     

大家真正接触到公益,是于2008年汶川地震,催生了公益传播的到来,后来,媒体人邓飞通过网络发起了“免费午餐”、媒体人孙春龙开始了“老兵回家”的公益行动,正因为媒体的力量,才让这一些公益越走越好。

     

微博的兴起,让公益传播也越来越快,让更多的大众也开始了热心公益,关注公益,同时,也通过微博,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伪公益,“郭美美“微博炫富,在中国公益界扔下了一颗“原子弹”,引入了我们对体制的致疑,同时,也让我们对公益公信力的更多思考。

     

公益的公信力,媒体就会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滚动式的传播,也必将会大力的推动我们公益事业的发展。

     

作为从2006年就在深圳倡导“公益创业”模式的第一人,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未来我们每一个人做公益,就像我们现在办企业、开个体户一样的,人人都可公益,人人都是发自内心的经营公益事业,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的,很多打着公益的晃子,还是在圈钱,大力的捞经济。

     

开心的事情是,时间发展到了2013年,我们每一位公众都会时刻的在接触到“公益”,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的一切媒体,都在传播公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不断传播着爱与灾难的博弈。电视、报纸、计程车上的广播、手里的iPhone、家中的电脑,随时可将大家带至灾难现场;善良的人们,因为有了媒体的指引,在为灾区的重建贡献出更大的力量。微博上也在不停的揭露着类似“郭美美”引发的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公益黑暗。同时,媒体也在监督着公益组织朝着阳光、透明的方式去为我们这个社会传递一份正能量。

     

97年,深圳商报社自主发行,我成为了当时深圳市联合报刊发行有限公司“元老发行员”,见证着深圳报业集团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晶报》的创刊,特别有幸的事情是,在我离职的最后一年(2004年),我也为《晶报》服务了整整一年时间。

     

《晶报公益周刊》自创刊以来,我就一直在关注这一份阳光的刊物,也参加过《晶报》举办的““阳光照亮公益””的“名人演讲周”公益活动,也和晶报总编辑胡洪侠零距离的进行过互动,通过这份周刊,我也“认识”了《晶报公益周刊》的资深记者李妍琦,认识加上引号,是因为我们的交往也仅仅停留在QQ上、邮箱上,微信上,有时也会关注一下她在微博上的动态,通过她,让我也了解到了更多的公益资讯,很感激她,虽然我们一直没有见面,但一直以来,她也在为时代青工文化的宣传在传播一份正能量。

     

她是一位很有感染力的美女记者,参加这次活动,就见识到了她的才华,能歌,能舞,并且还很有主持风格。这次在微信上,受她的邀请,终于见到了这一位“老朋友”。

     

这次也很高兴认识晶报副总编刘秉仁,虽然从未谋面,但因为公益,所以很快乐就熟悉了,我也和他交流了青工文化的一些情况,他也表示,让我和李妍琦记者多一些互动,在今后的公益路上,《晶报公益周刊》定会为青工文化的公益传播给予大力的支持!

     

感谢李妍琦美女记者,感谢刘秉仁副总编,感谢《晶报公益周刊》!

     

公益路上,让我们永远走在一起!

 

公益路上,让我们永远走在一起!
袁子弹和“老朋友”《晶报公益周刊》美女记者李妍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