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该怎样关注民间“草根”公益组织?
(2012-06-14 23:41:28)
标签:
张建华深圳公益机构组委会展会文化 |
分类: 学习·思想··感受·观点 |
——也说说首届慈展会
袁子弹
2011年,“郭美美”们搅得中国慈善界风云变色,当5月8日,全国各地媒体都在报道“首个国家级慈展会将在深圳举办”,相关政府官员指出——希望通过“慈展会”为民间爱心搭起一座桥梁。
所以,类似于我们草根的公益机构也看到了很多希望——我们“深圳市时代青工文化服务中心”也凭着这喜气,也就是5月9日,深圳市民政局已经通过了我们名称审核,我这边可以过去拿名称审核通知书了,这也标志着,我草根公益机构也终于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了。
“青工文化服务机构”领到了这个身份,也让更多的草根公益机构看到了希望,曾为百万青工书写“百科全书”《蓝白仓库》的吉峰老师在QQ上和我交流时也指出“今年的政府气候,是民间组织突破的时机”——所以,更多的民间公益机构真在为有一个身份在努力着。
当大家看到媒体,慈展会,可以通过网上报名的消息后,很多民间公益机构开始在慈展会官网上填报资料,当然,我们青工文化服务机构也填了材料。
慈展会组委会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交流,也特此开通了500人的QQ群,同时也开通了安排了专人QQ在线解答,这一些看起来,可以说是组委会的一种与时俱进。但是,笔者在群的二十多天时间内,看着群内的交流,作为一介草根公益人士,如鲠在喉,看着每天在群内聊天的一些民间公益人士想参展的心情,内心中也有一些悲哀。
在群上,很多公益人士从5月底就开始咨询参展结果情况了(因听说是5月31日公布结果吧),从6月5日前,很多民间公益机构的人士在群上的第一句话,什么时候有结果呀?——而群上的QQ名叫“慈展会”的,“答疑助理”都是说,慢慢的等待,因为这次参展报名的比较多,赛选的也比较多,所以就一定要耐心的等待了。
这样的聊天每天在重复,直到6月8日晚上,有一位网名叫“萤火助学-兰帅”在群上说“大家快去看邮箱,有入选结果了”——当时很多没有收到入选的,还以为这位网名骗人呢,但后来也有零零散散的几位网友说有收到入选的通知,这样让一些没有收到邮件的,心也底落了下来。
在没有入选的网友在伤心的时候,当天晚上九点多,很敬业的“答疑助理1”在群上发了一条消息“各位晚上好,目前发布的是第一批入选名单。由于报名信息众多,主办方将分批公布名单,所以名单上没有的也请勿着急,第二批名单将于近日公布,请各位留意邮箱信息!”
这给那些没有收到邮件的人,又一个新的希望,他们说“辛苦了,组委会的工作人员辛苦了,我们在耐心的等待。”网友“傲世彩虹网西米”当时就说“安安心心过个周末吧!不要想那么多,我就静等结果出来,祝福第一批,期待第二批”。
多可爱的网友,他们都满怀期待的在等待第二批结果,接下来,又是每天问第二批什么时候下来。重复着以前的故事。网名“慈展会”的也耐心的回复“会发送邮件给入选的参展方的。”,大家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邮箱,没有收到,就在群里来问,再回来,等,就在等。
在过程中,专业提供展会的公司也来群里推销业务了。“
在等待中,网名“MG协会海连”也建议“降低做公益的成本,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参加公益活动”。
在等待中,6月13日晚上,又是通过邮件知道第二批名单公告,笔者查了一下网站,网站的第一批公布是在6月11日,第二批是6月14日。
第二轮群上的这一些“草根组织”基本上又很少入选,这一次就有不少人对组委会有意见了,发言方面就开始有不满了,长征源张建华在群上“主办方太拖泥带水了”,蜓叶“我们只是想要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告诉大家政府的办事效率和时间,相对的,我们也能积极的配合组委会做好展会,组委会一个人扛也许是很辛苦的。一直这样捂着盖着躲猫猫总不是个事,想帮你也不知道怎么帮啊”,一网友“在没有科学的选择办法的时候,抓阄和算命,最公平了。”也有不少人开始戏说“主办方了”,也有不少人开始把这和“深圳”相提起来了。网友“青海民和残障祁”在群上说“知道深圳就这么个样就行了”
这个500人的QQ群,现在已经满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我们公益力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通过这慈展会,我不希望大家对我们的慈展事业会失望。“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这句温馨的口号,如今却成为这次慈展会,让全国各地的民间公益机构对深圳有这样的一个不好的印象,作为深圳的一个新深圳人,我也想去了解一下情况,打开官网,首先,这次活动组委会连一个地址都没有,作为专职工作人员,应该有一个办公的地方吧?但只有电话,却不留地址?
根据网站(0755-25572621)电话,我咨询组委会地址,接线的一位先生半天都说不出来,后来,我一位从事媒体的朋友也电话去咨询,他们告诉我们一个电话,说是组委会的(0755——82490826),朋友问是谁在负责这个项目,说是民政局一个叫“邹海兵”的在负责,我们今天二点多电话,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所以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了。
今天晚上,绿叶义工海峰在群上说“延迟的时间太长,后期服务没有做好,中国的体制是政府是对上不对下,这个就是味道变味的根本哈,我一般很少说政府的”
是的,我们其实也对政府也有一个包容的心态,就像我们机构一样的,民政局也是从不了解到了解,特别是在注册方面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和指导,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市民中心5号窗口的邱小姐,到今天,我还没有和她见过面,但一直帮我审查材料,帮我将相关文件请示领导——这也是因为对我们民间公益机构的一种支持,她也希望我们民间机构多一些力量。
所以,一直以来,我是相信我们的政府的,因为相信,所以我也将慈展会在QQ群上的网友的一些质疑形成我的文字,通过我的文字,让我们的政府能听到我们草根的声音,让我们的声根组织能正常成长起来。
一直以来,
不靠天,不靠地,靠的是一种坚持,这一些草根公益机构在自己的生存路上,就像一棵小草,顽强的奉献着一份大爱,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深知这里面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身份这一块,就像从申报,今年2月份就准备材料,到了今天跑银行,明天跑租赁所,这“注册”的历程,也曾让我内心中,有一种问号,这坚持中,到底对不对?
还好,因为一路上,有很多力量在支持,比如,我们团市委的相关领导,宝安区团委的领导,我们义工联的同仁,在这过程中,纷纷的给予我鼓舞,给予我信心,所以,作为即将破壳而出”的草根公益组织,也应该给到更多的草根组织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所以,我今天这一篇文章,也是为我们这一些草根公益组织的兄弟姐妹们传达一种声音。
正如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所说:没注册的,不一定就是做得不好或影响力不大的;注了册的,也不一定是做得好的,比如红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