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益创业,将是我们公益路上探索的一条路

(2012-05-29 12:25:52)
标签:

深圳

公益组织

公益机构

公益事业

慈善的商业模式

杂谈

分类: 学习·思想··感受·观点
——自己对公益事业上的一些认识(一)
 
 
有善心不难,难在有善举,有善举亦不难,最难在有善果。慈善也有成功和失败之分。一个成功的慈善活动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有可能为行善者带来显著的利益,虽然这可能并非其初衷:而一个失败的慈善活动不仅不会创造正面的社会效益,还有可能为行善者带来道德风险和名誉损失。

在我提到“公益创业”模式的时候,我也一直在了解我们中国的公益发展,当我看到了林伟贤出版的著作《慈善的商业模式》也给到了我更新的启发,也更加的坚定了我的“公益创业”模式信念。

昨天,当南方日报深圳记者的柳艳采访我的时候,她也提出她心中的疑问,公益组织是以“非营利”性的特点,这不是有一点脱离了“公益”的性质?

是的,非营利性是公益组织(也包括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5月23日,在给到公益机构人士做培训时,我也特别提到了,营利与非营利的区分应该从以下两点来区分:   
       
一是看其宗旨和目的。所有的企业,包括服务类型的企业,其宗旨就是通过其经营活动而获取最大的利润,营利是一切企业的出发点。而公益组织则不同,其宗旨是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通过自身的服务活动,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目的不是为了营利。社会公益性是这类组织的最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国家才会在税收等方面对民办非企业单位实行一些特殊的减免政策。
       
二是从财务管理和财产分配体制上来区分。企业的盈利可以在成员中分红,清算后的财产可以在成员中分配,而公益组织的盈余和清算后的剩余财产则只能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不得在成员中分配。 

 
由此可见,公益组织在从事社会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国家的规定收取合理的费用,以确保成本,略有盈余,这对于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以公益组织非营利性的特点来否定这一些机构可以依法合理的收费,那么这类机构就无法生存和发展。国家事业单位还允许自收自支,公益组织为什么不能呢?因此,我们应当把公益组织的非营利性特点,理解为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民办学校其宗旨应该是弥补国家教育力量的不足,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目的。但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又允许其按规定收取一定的费用,并且可以盈利。但盈利的资金应投入到扩大教育事业中去。其他的民办医疗单位、民办文化单位、民办科研单位、民办体育单位等,都具有同样的性质。

所以,我也想把我的“青工文化”机构作为一家“企业”一样的,在开展公益活动的时候,承接政府、社会各方面的一些相关的活动,从而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负担活动的费用,这样,我们可以保证我们机构员工工资福利,还可以保证到我们公益机构未来的良性发展。

在昨天几个媒体朋友的交流中,我特别提到,我希望我的青工文化未来以“企业社工”作为我的主方向,比如,企业来购买我的社工,让社工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青工文化的专业服务,从而让我们的社工工资福利都好起来,我也希望未来,我们的公益人士,我们的社工工资,年薪十五万,二十万也不是梦想。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个梦想,但为了这个梦想,我也会努力,我起码的要为我们深圳的公益这一条路,摸出一条新的方式,让更多的公益机构都能以“公益创业”的模式去追求自己机构的发展资金。
但是,公益这一条路,也不是任何人可以去做的,就像这一段时间,媒体对我们青工文化服务机构做了大量的报道,再加上深圳的媒体对民间组织的放开的新闻进入我们的市民的视野,很多人对公益模式都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也想跟着大流,也想注册公益机构。在我QQ上就曾有多名义工朋友,问过我一些类似的问题,子弹,你的“青工文化机构”是什么类型的?是不是政府支持的企业机构,我也想注册一家,怎样的去申请呀?

其实,公益事业,并不是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第一,你的运作能力,我们的公益组织是现实小政府大服务的必须途径,所以没有运作能力,是没有办法做好这一份公益事业的;第二,慈善事业的专业性,在过去大家比较强调有爱心的部分,没有强调他的专业性,其实做慈善是属于是一种公共事务的管理,起码是中间的一部分,所以也需要把它做成职业和专业看待的,杨澜也曾说过,我不认为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就能够把两百万的善款用好,他自己都没有起码的管理经验,特别是没有一定的人力组织和实际的社会经验。比如我给一个慈善组织两千万,你给我造一个小学,如果这些人从来没有干过这个事情,甚至从来没有见过两千万,他是不是能够把这个学校造好,是不是本来1800万能造好变成两千万了,这有一个专业管理的问题。我需要有更多的有商业经验、有政府管理经验,有资产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士能够加入到慈善公益事业,在这个领域形成职业经理人的队伍——在这几天记者朋友交流中,我也提到了“公益职业经理人”,这个职业也是未来想从事“公益事业”的人的一个全新的职业方向。
从事公益,又可以让自己的收入高起来,这并不相矛盾,就从社工来说,目前,我们政府购买一名社工,大概在七万,东莞比深圳还略高一些,七万二,但除去社工的运作管理费用,社保等等,一名社工的工资下来,其实也是很低的,但如果实行“公益职业经理人”引领的运作,有“企业社工”的加入,我们社工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拿高薪,这样让我们每一个都喜欢做公益,都发自内心的选择公益这一项事业。

当然,我们的公益之路,也是一种摸索阶段,就像我多次和朋友说过:一匹马,如果不给予约束。她就是无法无天,成为野马;如果把她“囗”(关)起来,她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就是死马;而“门”字,就给予了“马”一个规矩,而“门”又不是全关的,就可以让“马”自由发挥,所以才有了“闯”字,有了“闯”劲,就可以创造一切。我们的公益发展,也要敢想,敢干,敢“闯”,还要“闯”出一番名堂出来。

我现在也在写一本书袁子弹的《公益之路》,这也是我在这一条路上,给予更多的爱心人士、老师、事业路上的伙伴,还有我身边可亲可爱的义工的一份礼物,因为有了大家的支持,才使我能在公益路上,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激情,更加有梦想,爱,可以创造一切;激情与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