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知安(袁子弹)
下周一,咚咚就要正式入园了,原先,一直想小孩子去报读建安新村幼儿园的,因为一来,自己所住的(户口)地方也属于“就近入读”,二来,对于我们孩子各项硬件条件也符合,所以,总觉去读建安新村幼儿园是十拿十稳的把握了。
但最终结果,比高考竞争还要难,咚咚没有被选中。我自己电话给幼儿园的园长了,园长答复:报读的人太多了,所以也没有办法了。
我和朋友说起这件事情,朋友都说,现在这个社会呀,你不走一下潜规则,你小孩还想找到好的幼儿园吗?
朋友也说起了西乡中学一男教师跳楼事件,我朋友分析,一个小小的老师,他能有这么大的能耐?一学期下来,敢拿家长一百多万元?背后肯定有上上下下的一些潜规则呢。
我还真的想去看一下,建安新村幼儿园所招的七十五个学生里,是不是很多有潜规则,像我介平民的小孩子,如果不用潜规则,哪怕手续真的很全的,在平等的条件下,真的就找不到好的幼儿园了?
很多朋友叫我不要较真,这个社会现在就如此的地步了,你揭露了一个,也只是一个,还有千千万万的潜规则游戏都在玩着呢,就像西乡中学的男教师跳楼死了,他的死也只能让这种游戏暂停一下,等风波过去后,还是会有人继续来玩的。
我不劲真,但我的咚咚上幼儿园怎么办?
还好,好朋友,上合小学德育处的梁主任答应帮我,我也在问他,要不要送礼的呀。他说,不用了,你小孩子也是深户,也在这附近,再加上我们有一些业务来往,一个电话就应该可以搞定的。
感谢梁老师,在九月一日,接到电话,已经可以去上合幼儿园报到了。
昨天我也去了一下上合幼儿园,硬件条件很不错,好像比建安新村幼儿园还要好一些,老师也个个笑脸,也很有亲和力,园长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园长,但园长看到西儿在填表的时候,知道我家小孩子的名字特殊,就过来也打了一个招呼“梁主任说你家儿子名字很好记的,真的确实好记呀。”
我对园长道了一声谢谢,内心很感激梁主任,感谢园长,所以我家的小孩子也终于入园了。——而且不用什么潜规则。
上合幼儿园,至少要城中村的幼儿园强多了,由上合村委出资的,应该也是属于公办幼儿园吧?。
虽然学费也不便宜,一学期下来应该六千多吧。
但我也在想,我是有梁主任帮忙,如果没有梁主任帮忙,我也只有选择那一些在城中村里条件特别差、特别差的幼儿园了吗?
据我了解,深圳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水平只有2000元左右,很多平均水平只有1200元,低的甚至只有700—800元左右,比做保姆的还要低!由于薪酬过低,造成难以招收到高素质的幼教人才,导致深圳幼儿教师流动大,直接影响了深圳的幼教质量,也间接损害了广大幼儿受教育的权利。
我认识的一对打工的夫妇,自己两口收入加起来,也才四千元,两个小孩子读书,一个在民办学校上小学二年级,一学期学费在1600元,一个今年刚上幼儿园,学费在3200元。(在城中村中简陋的民房里开办的幼儿园),试想,这3200和5、6000元的学费,我们能要求师资、幼教质量一样的吗?
近期媒体上报道,民办学校在涨学费,但对于民办学校的校董来说,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试想,公办学校,就是一名最普通的老师,都有三四千元一个月,我一个朋友,在民办学校从事教学处主任,一个月工资才区区二千多(在公办学校,至少有一万多了,再还有一些潜规则的费用,一个月下来,两三万应该是不成问题的),这一些问题的发生,我觉得不在于民办学校,而在于政府。
媒体前两天也在报道,新学期开学在即,深圳部分幼儿园学费出现不同幅度上涨,其中大多数上涨幅度在30%以下,但也有个别幼儿园学费上涨幅度超过30%,有的甚至高达65%。每年此时,幼儿园学费涨价、家长为学位通宵排队的新闻几乎成了例牌菜。
这不免让人发问:深圳的学前教育为什么这样呢?
大家都知道,由于国家未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因此,地方政府可以自行抉择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对深圳而言,实际上是选择了一条学前教育彻底市场化的道路。据深圳教育部门统计,目前深圳有幼儿园1000多所,其中民办园所占比例超过94%,而区区6%公办幼儿园所接纳的孩子只占在园儿童的9%。
应该说,学前教育的市场化对深圳贡献不小。作为移民城市,城市有着特殊的人口结构,婚育人口比重高,随之而来的是新生儿的剧增。开放学前教育市场激发了更多投资主体的参与,带来市场供应的增加,满足了大多数学前教育的需求。但另一方面,市场化并没有根本解决学前教育的供需矛盾。例如,深圳2008年的新生儿高达15-16万,但这批孩子2011年入园时,全市新生学位顶多也只有一半,供需缺口还差怎么办?
对于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幼师的薪酬太低,一方面是部分幼儿园价高,这种局面必须会加局深圳幼儿教育市场化会制约社会投资幼儿教育的良性发展。
再加上。学前教育如果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则必然带来其他的社会问题,比如无证经营,有证就乱涨价乱收费,因这种“别无分店”而最终也会导致服务质素不高。
对于教育消费不同于一般消费,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决定了它的公共属性,因此政府不能以市场化将自身责任一推了之。
“入托难,难于考上公务员;入托贵,堪比大学的高收费。”坊间流行语的产生,最能反映当下社会的一些主要问题,因此,坊间流行语应该是最好的提案。也有学者曾指出:真正的要解决深圳学前教育入园问题,要真正的实现“幼儿园同价”。
据媒体报道,学前教育问题解决得比较好的上海,正是采取公办园占绝大多数的发展模式。但是,当辖区内公办幼儿园不能满足需求时,政府会用财政补贴来购买学位,有计划地将适龄儿童安排至辖区内的民办幼儿园。
这就是一种同价,公、民之间的一种同价。
当然,现有格局决定了深圳不可能放弃市场化带来的发展思路而走回政府包办的老路,深圳本身人口分布情况特殊,外来人口也较多,但深圳也可以通过增加财政补贴来“冲淡”市场化的色彩,使之回归公益属性。假如深圳的民办园也能够得到公共财政支持以消化成本,那么学费就能降下来;稳定的盈利预期能吸引更多投资主体的加入;而政府又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奖优汰劣,保证学前教育的质素。此外,深圳新楼盘开发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地产商根据合同约定,配套建设的幼儿园,届时这一些配套建设可以有偿或者无偿的方式移交给政府,再由政府招标出租给幼儿园,这笔取之于幼儿园的租金正好可作为补贴用之于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义务教育的质量,对个体发展和国民素质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对人的一生发展和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影响着高素质人才培养,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未来。作为在深圳一个由外来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变为了“深圳人”的我,在此再次呼吁:希望全社会对学前教育重视,切实加大政府的投入。
http://imgcache.qq.com/ac/b.gif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