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不读书
文:李广平
我女儿三岁的时候,已经会背这首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一天我背着她上街,她忽然指着人群说:“路上行人欲断魂啊”,把我吓了一跳!我感觉她应该是记起了录音机上的这句话,触景生情,随口胡言而出了。
但可见,当时的人们不仅热爱吃,你看,牧童都知道“杏花村”的酒好喝啊,当然,古人也热爱读书,要不然怎么写得出这流芳千古的佳作来?
我今天决定去买书。天气一点都不冷,我穿了两件衣服,走在路上还出汗,暖冬啊暖冬,我盼望的雪花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于是决定出去转转。我决定去“海淀书城”淘书:因为我喜欢的“孔夫子旧书网”上面有一家“野草书店”,我看中几本书,决定今天要去手到擒来!
出了地铁苏州街站,我一下有点懵了:这个“海淀书城”到底在海淀南路上呢还是在四环边上?我记得在四环边上,于是问人。
我的朋友刘少华兄说过,在北京问路,一定要问那些长得明白的人,“否则,你自个都没有长明白,怎么给人指路呢?”我就找那些长得貌似大学生的男孩女孩问,连问三个,都说不知道!于是再找那些长得像干部模样的人问,还是不知道!
最后问一个长相普通的女孩,终于明明白白告诉我这个“海淀书城”就在苏州街路口,也就是四环边上,奶奶的,现在的路上行人都不读书的啊!

我好久没有买书了,经济萧条,书价太贵是一个原因,家里没有地方放书是另外一个原因;但是不能不读书啊。我今后的两个买书原则是:一是要买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二是不买原价的书。前者是因为我买了太多“鸡肋”型的书籍了,读之无味,弃之可惜!后者比较好做到:现在到处是购书网站,便宜书很多。
今天买书如下:
1、布尔加科夫《大师与玛格丽特》10.5元,这是我看了余华先生的推荐决定买的,因为我认为余华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他的推荐,应该比较靠谱吧;
2、霍桑《红字》5元;还是余华的推荐,据说他的叙事非常经典;
3、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欺凌与被侮辱的》7.5元;
4、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21元,据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看了难受得想跳楼,我居然没有读过,遗憾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
5、叶夫图申科《提前撰写的自传》5.5元;诗人的传纪,看看还是有意思的;
6、雅姆《雅姆抒情诗选》10元;
7、王安忆《王安忆读书笔记》11.5元;
除了最后一本,我觉得还是比较合乎我的要求的书籍;当然,买王安忆是出于好奇心:她读些什么书,为什么她写书的速度快过我们读她的书的速度?因为她写得实在太多太快!
其实,最大的惊喜还是那本《雅姆抒情诗选》,因为这哥们写得实在是太朴实太泥土太乡村了,而且充满的爱与悲悯的精神关怀!我一直在找他的诗集,今天买到,真让我高兴!
海淀书城如此之大,相隔几百米的地方人们居然一问摇头三不知,这是一个物质时代,可以理解啊!路上行人不读书,我只好回家读书。
最后,用雅姆的诗句温暖自己,在这个没有雪花的冬天的京城。
《为他人得幸福而祈祷》
雅姆
上帝啊,既然世界这么好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既然集市上膝头沉沉的老马
和垂着脑袋的牛群温柔地走着:
祝福乡村和它的全体居民吧。
你知道在闪光的树林和奔泻的激流之间,
一直延伸到蓝色地平线的,
是麦子,玉米和弯弯的葡萄树。
这一切在那里就像一个善的大海洋
光明和宁静在里面降落
而树叶们歌唱着在林子里摇晃
感觉到它们的汁液迎着欢快明亮的太阳。
上帝啊,既然我的心,鼓胀如花串,
想迸发出爱和充盈痛苦:
如果这是有益的,我的上帝,让我的心痛苦吧
但是,在山坡上,纯洁的葡萄园
在你的全能下温柔地成熟
把我没能拥有的幸福给予大家吧,
愿喁喁倾谈的恋人们
在马车、牲口和叫卖的嘈杂声中,
互相亲吻,腰贴着腰。
愿乡村的好狗,在小旅馆的角落里,
找到一盆好汤,睡在荫凉处,
愿慢吞吞的一长溜山羊群
吃着卷须透明的酸葡萄。
上帝啊,忽略我吧,如果你想……
但是……谢谢……因为我听见,在善的天空下
这些将死在这只笼子里的鸟,
欢快地唱着,我的上帝,就像一阵骤雨。
2008年12月1日在北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