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我的讲座的报道:听觉艺术嘉年华
广东知名音乐人李广平应国际传媒设计学院之邀在励耘楼八百座为全校师生作了一次精彩讲座。
李先生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潮流》为题,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与现况,并对我国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一定的分析。
李先生的精彩演讲,一方面概述了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几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代表人物;另一方面分析了目前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现状——流行、摇滚、美声、民歌与新民歌的并行发展,欧美化、娱乐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倾向;同时也阐明了本人对中国流行音乐未来发展的观点——与民歌结合,与西方文化交融,用现代技术包装。
李先生说,中国的流行音乐历史不过百年,属新生事物。最早的可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上海百代是我国第一家唱片公司,周旋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之一。以陈歌辛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为例,那时的流行音乐曾影响过欧美乐坛。49年后,流行歌曲开始被国家形态歌曲所取代。同时期的流行音乐主要在台湾、香港发展,其中尤以邓丽君的影响为大。79年后,以校园歌曲风靡大陆为标志,我国的流行音乐出现了新风貌。以罗大佑为代表的摇滚歌曲,以梁宏志为代表的都市情歌和以谷建芬为代表的民俗歌曲组成了当时流行音乐的主要发展力量。
就自身而言,李广平先生88年开始写歌。他坦言当时电影《搭错车》的插曲《请跟我来》对他的影响非常大,让他从此走上了创作歌曲的道路。而九十年代初风靡一时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奠定了李广平先生音乐人的地位。此后他陆续创作的《潮湿的心》、《相信远方》也得到了歌迷的认可。对于现今的广州乐坛他说,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是广州乐坛的发展高潮,但随后大量歌手的流失导致了广州乐坛现况的低迷。现今的李先生身处北京,但依然与陈小奇(《涛声依旧》的作者)、陈洁明、陈辉权、高翔等音乐人一起为广州乐坛的再次崛起而努力。
对于国内流行音乐的未来走向李先生表示,中国的流行音乐必须与民族音乐相结合才会经久不衰,流行音乐与民歌的传承和交流是中国流行乐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说,“民歌是(流行音乐)的乳汁和养源”、“原生态的民歌要有现代化的加工和包装才能适应当前潮流”、“中西文化的交融也将成为乐坛的发展主流”。
与以往的讲座不同的是,此次讲座的后半部分由歌手现场演唱组成。随着李先生一起来到现场的歌手们纷纷一展歌喉,为同学们奉献非常精彩的流行歌曲大联唱:民歌清唱、伴奏民歌、吉他弹唱、摇滚乐团,歌手们尽情地展示着各自的风采,无论是历史悠久的民歌还是最前卫的摇滚,都赢得了现场师生的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
李广平先生演讲的结束语是:我们的心愿和梦想是,把我们的音乐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带到每一个人的心中。 晚九点,励耘楼的讲座刚结束,众师生与歌手们一同奔赴传媒楼,开始了“热力狂欢嘉年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