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欲、唤起、高潮和疼痛的问题在美国惊人地普遍,因为在过去1年中,有32%和58%的女性报告1个或更多这些问题。通常以为这些困难会使这些妇女感到痛苦。然而,近期研究提示,具有性功能表现问题也许仅导致少数女性明显感到痛苦。例如,金和同事们发现,在他们的女性样本中有38%能够按ICD—10(国际疾病和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标准做出性功能障碍的临床诊断,但仅6%女性认为自己的性问题造成一定程度或严重的痛苦。
那么,女性在什么情况下会因为性问题而感到痛苦呢?或者说,什么因素在影响着性功能表现和性痛苦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已识别出一些与增强性痛苦相关联的背景因素,包括多种性问题的存在、抑郁和伴侣的性困难。
去年,美国某大学对200名女大学生(平均年龄=20.25)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者完成评估性功能表现、亲密关系、依恋焦虑和性痛苦的调查。研究显示,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许是女性个体的依恋倾向和关系亲密程度。
因素一、两性亲密关系:
已经在一些研究中确定,不满意的两性关系是女性性痛苦的最强和最一致的风险因素。在一个研究实例中,比起没有性问题痛苦的女性,那些对两性关系不太满意的女性,对自己的性问题感到非常痛苦的可能性达6倍之多。人们早就认为性活动的关系背景在很大程度地影响着主观性幸福感,尤其对于女性。例如,有忠诚两性关系的女性比单身女性更感到性满意,两性关系质量预测她们的性爱质量。
关系亲密在许多研究结果中已一再与性满意和性激情相联系,一些性治疗的方法几乎完全聚焦在亲密水平的增强。
“亲密”一直用于描述从接受和关切到开放沟通的两性关系,但也常指两性关系的许多不同的方面,包括开放、诚实、和信任。
为什么关系亲密可能起到中介作用呢?从社会交换观点来看,性和两性关系的功能表现可能概念化为竞争的付出和回报。很亲密的两性关系也许平衡了性困难的消极影响,而不够亲密的两性关系也许增加了性困难的痛苦。也说是说,两性关系很亲密的女性比两性关系不够亲密的女性,更容易因为性困难感到痛苦。
因素二、依恋倾向:
一项研究提示,依恋倾向在调节主观性幸福方面也许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现代依恋理论,依恋倾向可以沿着两个独立的维度来考虑:回避和焦虑(类似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成人依恋回避的程度可理解为个体在亲近关系中有多想争取独立、有多害怕过度依赖伴侣,害怕过度亲密;成人依恋焦虑的程度可理解为个体对在亲近关系中有多害怕或担忧被抛弃、拒绝,通常渴望两性间非常亲密;如果现实中这些目标没有实现,她们就会表现出极大的焦虑和痛苦。
近期研究提示,体验依恋焦虑的女性更可能把性活动看作是关系质量的“晴雨表”,她们更可能通过性活动来满足依恋需求,满足对亲近和亲密的渴望。满意的性体验能使她们摆脱对两性关系的担忧。她们渴望与伴侣非常亲密、亲近以减轻对被抛弃的恐惧,往往忙碌于许多非性活动的亲密活动中,诸如花费大量的时间呆在一起,频繁地要求亲密和安全,以致于被伴侣拒绝、置之不理。。而不太具有依恋焦虑的女性很少会利用性活动作为一种手段来满足亲密需求,这类女性的两性关系亲密水平也较少影响到性问题带来的痛苦。即,如果都处在两性关系不够亲密情况下的,有依恋焦虑的女性比与安全依恋的女性相比,前者更容易因为性问题而感到痛苦。
有依恋焦虑倾向的女性往往会说“做爱时我才不感到孤独”、“我喜欢做爱是因为那时才感到和他亲密无间”、“我喜欢和他抱在一起,胜过他插入性交”。
有趣的是,此项美国女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发现,那些极少焦虑的女性更表现出对性欲问题感到痛苦。对于这一发现的可能的解释是:性欲的高低可能对于焦虑依恋的女性并非特别重要,她们与其说是因为满足性欲而做爱,不如说满足和伴侣的亲近、亲密的需求。而极少焦虑的女性可能更多关注的目标就是性欲的满足,所以这类女性反而比依恋焦虑的女性会正是因为性问题而感到痛苦。
两性亲密关系和依恋倾向的共同影响:
研究结果揭示依恋焦虑和关系亲密在某些女性中是联合起作用的,亲密水平对性痛苦影响的程度取决于依恋焦虑的程度,反之亦然。两性关系的亲密和女性的依恋焦虑都对女性性功能多种表现、性痛苦程度都起着重要影响。尤其是,亲密调和了性欲和个体性痛苦之间的关联,只有在两性关系不够亲密的情况下,性欲越低,性痛苦就越强。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女性对性幸福的主观感觉并不是单独由性功能表现决定的。两性关系和个体差异在决定性困难何时是痛苦的或何时是不痛苦的,都起着重要作用。为获得对女性性体验的细致入微的理解,我们还必须查看她们在多层面的个性和关系背景之内的性行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