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春节,一如既往的回老家乡下过年,又能坚持大年初一登山祈福,心念几年的大圣山大环线终于如愿,绕山一大圈,从那歪林场后的桥头开始,往黄练凤凰林场大风岭分场-风门岭-风车发电机组岔路往绿顿茶场-原来养牛场-废弃矿山采石场-猫尾水库-养羊场-山神庙-冲顶垭口-乱石坡-1173主峰顶-下回乱石坡-望田横切路-储木场-歪林场后的桥头,总计28公里,跑走结合用时6小时50分。
大概时间轴,08:30那歪桥头,水泥2k,凤凰林场大风岭分场5k,风门岭8k,11:59山神庙17.85k,12:10离开山神庙,12:46到达最高顶1173米主峰,里程19.12k,手表没电退出记录。13:17下山,途中为钻林子里的堂弟指路耽误25分钟,15:18回到那歪林场后桥头停车处。
今天能见度没有昨天的好,天也没有昨天那么蓝那么通透,昨晚除夕,从夜里开始到早晨,烟花炮竹声此起彼伏,虽然太阳很大很晒,但山上能见度还是不太好,甚至有些灰蒙的感觉。因为太晒,7个钟不到,回来后裸露的肩膀火辣了好几天,然后脱皮了。
//正(南)面看大圣山主峰//
大圣山东边风门岭周围几公里修了好多风车发电机,游人多了几倍,垃圾染污问题估计山林风景很快就毁了。现在风车应该还没投产,有的还没转动起来,就是转了,也不像在其它地方见到转的快,而夜深人静的时候,在老家村里却都能听到风车转动时风阻的噪音声响了,这个噪音影响还是挺大的。
其实,对于修了风车,最担心的是环境问题。从元旦前开始,因为风车离大圣山近,最近的位置走到山顶估计1个小时就能到了,不只是看风车的人,爬大圣山的人都比以往多几倍,而国人的素质,在爱护环境保护卫生等方面,很多人是极差极低下的,随处乱扔垃圾,自元旦来到春节假,风车周边已经是垃圾遍野。
春节几天假期,每天都有大量的车上山,最多的时候不低于3千辆,堵车排到外面黄练镇,而大年初一那天午后堵车几小时动不了窝。初四的时候,林场方面承受不住收捡垃圾的重任,直接把往大圣山方向的路挖断,不让汽车通行,仅留摩托车和行人通过,真可悲。
//大圣山东侧及风车//
养牛场那一带的山,开发成茶山了,貌似叫绿顿茶场,说是绿色有机茶种植基地,经过茶树旁时,看到的应该是改良过的山茶树,山上其它地方的不知道是什么茶。大片的茶林,倒也有别于速生桉树的风景林。
猫尾水库是个非常漂亮的水库,而水库大坝又是一道鬼斧神功般的力作,几十米高的拱形大坝,最上面仅有一米来宽,以前是没有护拦的,因为太高走在上面会让人心惊胆颤,具体也不知道哪个年代修建的,猜想应该是上世纪7、80年代左右。除了大坝,这一工程附带还有大坝的左后侧人工挖掘出一个估计能有1公里引水洞,直接把水库拦截下来的水引到贵港黄练镇的中堂水库。另外,水库除了库尾的小溪流的水外,还在库尾右上方半山腰修了一条引水渠,把大圣山后山各条支沟下来的水全引到猫尾水库,真为当时的人民为了引水人工修建这么大的工程感到震惊。
过了猫尾水库后,往养羊场一路都是上升,养羊场那一带,清明后期4、5月份的时候,满山遍野都是杜鹃花,非常非常漂亮。
//猫尾水库拱坝//
养羊场往西北宾阳黎塘方向是八排岭,下面有条很大的沟,有个落差非常高很大的瀑布,再往外,就是八排水库。每年夏天,经常有人过来玩水溯溪,甚至瀑布那有玩绳索瀑降的。据说这一带非常漂亮,可惜我还没走过。
从养羊场到山神庙,也就20来分钟就到了。这些年来每年春节爬大圣山都会到山神庙上个香啥的,见到山神庙的香火一年赛一年,今儿个大年初一,香客更是络绎不绝,甚至排着队等待上香,我停下卸包等了一会,上完香就往山顶主峰走。
现在比以往慢了不少,从山神庙到山顶主峰用了36分钟,12:46到的海拔1173米山顶。在山顶休息吃干粮补能量等堂弟们上来,俩人啃了个1斤多重的粽子,实在也是饿了,也不管粽子是不是凉的了,另外还有饼干巧克力等,总计呆了半个钟才下山。
//山顶看东侧风车//
在山顶东边,往下看,风车的确离得非常近了,在最近一台风车路尽头那停车,爬上来到乱石后横切到西门这边乱石再登顶主峰,快的话1个钟足已,就是乱石坡比较难走点,最近些年走得人少,草应该很密了,不过现在走的人又多了,估计很快又会踩出明显的路。
因为是计划跑步上山,回来时特意准备了越野跑步背包,包里除了近2升水的水袋,还有冲锋衣、皮肤风衣、备用裤子,以及应急头灯、电池,另外就是饼干、巧克力、两三个橙子沙粮桔,甚至带了个1斤多重的粽子,把13升的越野跑步背包也塞得满满了。因为早上8点出门,绕一圈大圣山距离远,吃的得多备点,要不饿了难受。下山后,后面3公里的机耕,已经是弹尽粮绝,干粮和水全都没了,又饿又困的。
//下山后在以往停摩托车附近的机耕路上,每年都在这个位置拍一张主峰的全身照//
其实,高中的时候,有年暑假,曾经试过从主峰东侧乱石绕到东北侧,爬悬崖上过主峰顶,当时爬的时候还见到有人刀砍树枝的痕迹,但这十几二十年来,应该极少有人走这条线上主峰了,毕竟灌木、竹林杂草太多,而且到处是悬崖峭壁。本来想着,是时候再去把这条路走通了,可是回头一想,现在风车这边每天那么多人爬上主峰,把这段路再走通,正合他们意,能少走一半多的距离,到时走的人多,垃圾就会更多了,而扔到峭壁下的垃圾,清理起来还会更难,想想还是算了。就算想走,也是悄无声息不留痕迹的,自己走过就好。
下西门附近乱石坡完后,准备下第二个陡坡时,听到远处钻林子里的另一个堂弟在喊,之前还奇怪他们从山神庙怎么那么久没返回来,原来是想抄近路误钻草丛里了,为了给他指方向引导,耽误了20分钟。很多年前,应该是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了,的确走过一次横切去山神庙的路,但印象中那条路很陡,极不好走,应该已经是荒废没什么人走了,平时如果从望田这边上大圣山去山神庙,都是到乱石坡翻垭口下去的。堂弟听说前阵子有人走过,也试了下,结果没找对路,在草丛里硬钻了近2个钟。
回到山腰横切路以往上山摩托车停车点,再往下就全是机耕了,过了小溪准备到储木场时,已经下午2点半了,还见到几台车过来想爬山,给他们指了路,看他们的模样,又带着小孩子,估计想登顶的话至少得下午6点才到顶了。
//晨曦阳光穿透树林下的奔跑//
呃,储木场下这条小溪,还别说,以前小时候每年清明时节拜山时,路过都会在溪里打鱼,小时候溪水充溢,潺潺的溪水养育得很多小鱼虾,每次都能网到好几斤拜山时吃,现在溪水眼看着就快断流了,鱼虾也没有踪影,真是造孽啊。
过了小溪,一直就是很大的机耕路,翻个垭口回到那歪林场后面桥头那,这段机耕路大概4公里,整个大圈下来28公里,早上08:30开始跑,15:18回到,总共耗时6小时48分。从桥头回到家里,大概还有4.5公里,如果早上直接从家开跑的话,总距离能凑个37公里,哈哈。
以后,还可以跑个小圈,就是到风门岭后,不去茶场那边,而是直奔大圣山东侧的风车,从那上东侧乱石坡,横切到西门再上主峰(或者前面说的东北侧峭壁那上主峰),后面就是下山到望田、储木场沿机耕路回来,这一圈应该也有18公里左右,但大部分都是公路机耕路了,山林野径占比就少了很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