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山楂树之恋》
第一次看完《山楂树之恋》后心情难以平静,对故事中那美好的爱情非常向往,然后写了一篇读后感《我会等你一辈子》,开篇就是“谨以此文献给那些还有真爱的人们!”这句。
过了这么久,经历了很多事,最近在无事时看了第二遍,看到了除那种爱情以外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更人性的东西。
现在在我心中最大的疑惑问题就是:静秋是个什么样的人?静秋的性格中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是最终导致这个悲剧主因。对爱她的人她没有明确的表态,我也坚信她不懂得什么是爱,也感受不到老三的爱。这种女人是有性格上的缺陷的,她喜欢过那种安逸、简单的生活,却不愿为“爱”付出更多。不过在另一方面,在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要保持那种距离也是正常的,但这种距离的保持不能成为她不知道什么是“爱”的借口。
老三,曾经让多少人惋惜的老三。他的人格升华在那不图回报、有欲无求的瞬间。他是一个好人,但也是一个可悲的人!以营销学的观点首先他对目标定位不准,对目标分析不到位,在达到目标可能要用到的方式或方法上欠妥。以上也注定了这个故事的出现。但是老三有一种品质是难能可贵的,那就是他作为一个心理、生理都非常正常的男人,能保持受得住寂寞,保持那种“爱”的信念,以生命的代价来实现这个信念。这个是我佩服的地方。经过一些事,发现现在的一些人也有这样对爱至死不渝的信念,但却受不了一个人的日子,或者是很久不能在一起也会受不了的。所以这方面是对要想得到真爱的男人们的真正考验。
对女人的爱保持那份真诚,是一个男人的修养。能承受寂寞还能坚守信念,并为之努力就是一个男人的升华。爱他(她)就多给他宽松的环境,不要给她压力;多给她幸福和快乐,不要给她压抑和伤心。也许稍稍的一放手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给彼此更多的发自内心的牵挂,也许会比经常在一起还要温馨,感情还要长久。
浪漫是不经意间的、偶尔的爱情调味济,正如老三和静秋第一次在那山楂树下那一吻就非常浪漫,但是每天都这第一下,还会有那种感觉吗?我发现当一个用心天天在制造浪漫的人给他心爱的人时,每天都有不同的惊喜和浪漫她也会烦的。所以这个度非常难把握,但我觉得虽然难把握,只要是用了真心的就好了。一切才能顺其自然。
现在的静秋本人觉得这个经历也没有多么了不起。她本人都觉得没什么了不起,为什么我们会为此而感动呢?从而也说明她是不懂得这份爱的――这是最可怕、可怜的一点。就算生命中有人为你真心付出所有一切,你也不会懂得这份用心良苦。
用心爱一个人是永远没错的,但得到的并不一定是爱,有可能是面对墓碑的凄楚!
静秋在后来被采访时说过:他静静地躺在平台上面,头顶上有黄黄的灯光,不知道是谁为他的脸化了一个很拙劣的妆,可能是为了他的肤色不那么苍白,他们在他脸上抹了胭脂一样的东西。看到他的遗体升上来,所有的人都在哭,但我没哭,我怕别人看出我跟他有不一般的关系。后来掩埋他的骨灰坛的时候,我也去了,看着西村坪大队的人帮忙挖坑,填土,端芳她们都哭成泪人了,我也没哭。我现在已经不知道我怎么可以忍住不哭的了,可能一是怕别人知道我们之间的事,二是自己早就起过誓:流血流汗不流泪。
我就不知道了,为什么你最亲爱的人都你离开了你还在找这些理由。其实你不哭是没有问题的,但你不应该找理由,你的理由让人觉得你是重要的在在保护你自己不受伤害,却不是真正的爱一个人。现在很多人也是这样,还不是把爱放在第一位的,而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自私的一面显现出来了。这种自私是很可怕的,说不准又会第二个老三、第三个老三就这样消失了。
宽容是男人需要的!爱她就包容她一切吧!
静秋还说过:我跟老三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没有形成习惯,他走了和没走,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区别。通过这句话不难看出,热恋中的人还要要经常在一起好。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