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段时间,关于测距仪是否有用在网上讨论过一阵子。有用无用的说法都有,我当时觉得应该有用,但没使用过,就没有太参与讨论。前段时间,太太在结婚纪念日送给我一个高尔夫测距仪,经过三场的使用,我觉得这玩意太有用,是个好东西。
9月初第一次在鸿华使用,鸿华的地标标明的是到果岭前沿的距离,相对于一些其他球场来说要准确一些,而且地标标明到果岭前沿更容易计算距离,再加上是我的主场,所以第一次放在鸿华使用主要是用来检验测距仪的准确度和有用性。
一场球下来,觉得测距仪这个东东真是太好用了。那天的球童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球童,球童报出的码数和差距仪测出的码数相差一般在五码以内。但还是有几个不好核算的洞,差距相对大一些,而这些洞是我以前经常出问题的洞。比如说A7洞,旗杆靠后,以前经常是地标+20码,结果很多次都打短,由于当时没有测距仪,不知道是自己打得不准还是距离计算不准。那天打球,正好旗杆靠后,开完球后,地标显示还有66码,球童说打96-100码,这个球童加了30多码,比一般球童多出10多码,结果测距仪显示108码,最后打出的球出了方向偏了意外,距离刚好,旗杆实际在最后边。如果旗杆在这个位置,则最少要+40码。就算旗杆在后侧果岭中心,也需要+35码。这就说明我以前打短是因为距离核算有误。
还有一个洞,果岭边切球,我问球童多少码,球童说18码,测距仪显示距离是30码。然后我按30码切球,距离只大了1码多,成功保par。最后走过去测量,为28步,看来还是测距仪是对的。
当然测距仪不是万能的,测出精确距离是第一步,还需要能够打出来才行。那天有个洞,五杆洞,两杆之后测出距离为112码,当时有点顶风。我按照120码打,结果短了10多码,没有上果岭。但总体来看,首先得知道精确的距离,才是打球的基础。正规比赛的时候,有详细的球道图和果岭图,基本上能够算出精确的距离。而我们大多数球场只有码数桩,而且大多是到果岭中心,而且果岭中心具体是哪一点没人知道,所以很多时候打球根本就无法核算相对精确的码数,这时候,测距仪就是一个非常好用的东西。
那天用测距仪,打出相当满意的成绩,前九+7,后九+2,在鸿华金tee打出了久违的好成绩,而且其中后九抓鸟两只。
第二场还是在鸿华,由于1号木失误较多,但由于对攻旗杆的那一杆的距离心里比较有底,标On率还是提高了很多,打出标准杆的洞比以前多了不少。第二场球由于推杆不得力,未抓到小鸟。总成绩为90杆。
第三场也是在鸿华,前九失误较多,推杆也不好,有4个三推,前九成绩为+10,后九有一个五杆洞打出+3,但抓了两只鸟,最后后九+7,总成绩保住8字头。这场球打出3个+3,3个+2,仍能维持在8字头,测距仪功不可没。因为这天球童报出的码数基本相差都在5码以上,如果没有测距仪,成绩将会差很多。
经过3场球的使用,我觉得测距仪真是一个好东西,唯一的缺陷是,在早上逆光时测不出距离,在早上雾气较重时,不太容易测到旗杆的精确距离。
最近三场球又抓了4只鸟,结合前面的数据,目前累计需要向球爱的天空基金捐献200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