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农村喜庆日子常用的一种传统糕点,由于工序复杂现在已经简化,常常用小蛋糕或馒头包子取代,现在会打糕的人已经不多。
这次妹妹建房,母亲为了显示对此事重视一定要坚持打糕,加上我们也很喜欢吃也就不多加阻拦。周六我们早早赶去帮忙,因为以前我曾参与过几次,这次又一时找不到合适人来做,便由我来主操作,其他人做帮手。呵呵,正好带有相机,记下操作流程以备后用。

糕的原材料是糯米和大米按比例调和的,先用温水洗净控干,待米酥干后加工成米粉,以前是用石臼捣很费劲费时,现在用机器简单多了。
工具:糕板(刻有吉祥图案的模板,一般一块模板一次可做21块蒸糕)、
蒸屉、纱布、粉筛、米筛、直尺、篾匾或大盆、脸盆。

程序一:用温水将米粉调和成细颗粒状。喜欢吃甜可在里面加入适量白糖(也可以不加,吃的时候沾糖也行)。在糕板下反扣一脸盆,放便糕板的反转。先用粉筛(大约30目左右)向糕板筛一层较细的米粉作糕面,这样显示的图案效果较好,

再用米筛筛入颗粒较粗的米粉,因为颗粒粗间隙大,蒸好的米糕比较松软。

用直尺刮平后铺上干净的纱布,反扣上蒸屉,然后两手捏紧糕板和蒸屉旋转一百八十度,这是道工序要求速度快而稳,否则里面的糕就散了。
放定后用尺轻敲糕板背面,以保证模板角不留有米粉,保证糕的形状图案完整性。
平稳拿起糕板,此时的米糕是松散的,不可晃动碰撞。

锅中放水适量,(以水开后不溢到蒸屉为佳),将水烧开,然后平稳移放成型的米糕,蒸至锅边冒出蒸汽三分钟左右,时间不宜长,否则蒸气水滴入糕面上影响美观,(如果当时食用须蒸十分钟)。及时出锅放入大竹匾中晾干。
作礼品的糕点一般点上食用红绿色素或果脯丝,我特发奇想放上一粒红红的枸杞子竟也很靓丽喜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