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时9个小时,傍晚6时左右我们到达上地坪村寨口,当天行程25公里。热情的侗家人为我们按侗族风俗举行浓重的贵宾欢迎仪式;身着盛装的姑娘小伙们唱拦路歌、摆拦门酒,在村寨门口夹道欢迎。清醇的米酒、悠扬的音乐,犹如侗家人的热情和友好,让客人发自内心地陶醉。 
鞭炮齐鸣,芦笙阵阵,一张张系着红领巾的笑脸在校长的带领下站在道路两旁不停地拍手:欢迎!欢迎!热烈欢迎!舞动的狮子在锣鼓声中将驴友们引进村寨。疲惫不堪的驴们随即又被感动得稀里哗啦,一路的劳累顿时化解全无。此时我心中百感交集,一度哽咽,许多驴友眼角闪烁泪光。
知恩感恩的侗家人,我们为他们仅仅捐了些书籍和教具,为孩子们筹建了图书室。我们做的并不多,而他们却用最真挚的热情,最隆重的仪式接待我们。
这是侗乡人招待贵宾的长桌宴,宾主共计二百人以上相互就坐。虽没有珍稀佳肴、山珍海味,但是席间真挚的情谊,早已超出佳肴的本质。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全村村民热情参与,由于我们比预计晚到二小时,寨中的长老们也在村口相侯。
席间歌声不断酒不断,一首首劝酒歌、一杯杯香浓米酒,酒不醉人人自醉,推杯换盏中,相互真诚的问候与祝福
演绎着侗家谚语:饭养身、歌养心、酒养神。我们的驴头也让热情的小妹妹灌了几竹桶米酒,5年的陈酿香在口,情真意切甜在心。一杯杯5年陈酿米酒飘香四溢,一首首劝酒歌热情洋溢。

质朴天真的小妹妹手举竹筒酒 用甜美的歌声向客人 一杯又一杯敬酒。望着那稚嫩的笑脸怎能不喝干呢。席间县旅游局美女局长一首充满侗家风味的劝酒歌让晚宴再现高潮。
晚宴结束后,场地很快被乡亲们收拾干净,二位身着民族服装的主持人闪亮登场。
热情的侗家人震撼着我们,简陋的小学教室刺痛了我们,在我们的要求下,龙额乡上地坪小学给了我们一个捐助平台,大家纷纷上台捐资,签名留念,给那些可爱的孩子尽可能多的帮助。虽然杯水车薪,但是,有了良好的开端就会有美好的未来。
可爱的孩子们为大家演唱了一首充满侗家风格的歌谣,用甜美的歌声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侗家的爱情剧:“行歌坐夜”向我们演绎了侗家的爱情故事。


村民们为我们演唱了享誉世界的侗家大歌 ,乡政法委书记也即兴上台表演一段太极拳。


驴友村民热情观看
激动万分的驴友冲上舞台合唱一首“朋友”
最后是宾主互动,跳起侗族舞蹈“踩歌堂”。
晚会结束,大家仍然意犹未尽,相互合影留念
,激动的心情无言以表。一顶顶帐篷已经支好,一天的疲劳也没能让驴友安静入睡。
也许是我们的到来打破了乡村的宁静,夜里犬声此起彼伏。天刚放明村民们已经为我们准备好油茶早点。大家依依不舍一边吃早点一边相互签名留念。为了能赶上下午肇兴二年一届的芦笙节,领导们催促尽快回程,自发相送的乡亲们依依不舍送出很远很远。
再见!淳朴侗乡人,再见!可爱的孩子们,我们会记住大山深处有你们,我们的爱心会源源不断地传送。祝福你们!祝你们早日脱贫,早日致富。
部分照片来之同行的驴友
(精彩还在后面,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