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意思很明白:但凡机智圆滑与投机取巧等这些东西,都是圣人们所不齿与排斥的秉性特点。最起码,法家的韩非也这么认为。
《扬权》里,韩非说:“谨修所事,待命于天,毋失其要,乃为圣人。圣人之道,去智与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民人用之,其身多殃;主上用之,其国危亡。”韩非认为,国君应当谨慎地处理政事,最好是能够等待自然规律在国家的治理中去发挥作用;这样,国君既做到了不丧失治国理政的纲领,同时又能顺应天道,这岂不就是所谓的圣人之道?而所谓的圣人之道,无非就是排除了机智与技巧而回归于自然的本来规律吗?如果智巧不能排除,那则必难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比如,平民如果使用智巧,那么他们自身则多有灾殃;而国君如果也跟着使用智巧,那么受到危亡与毁灭的,则将就会是整个国家了。
最后韩非又说:“因天之道,反形之理,督参鞠之,终则有始。虚以静后,未尝用己。凡上之患,必同其端;信而勿同,万民一从。”这里的意思是说,遵循自然的普遍规律,返回到事物的具体道理,深入观察,交互验证,寻根究底,终而复始。以虚静空无之心态去应对自然万物,则就不会产生主观臆断。但凡国君所遇之祸患,基本上都是有着大致相同的起因,所以,国君如果能够做到忠信而又尊重自然,那么全国的民众则将就都会对其一致地唯命是从了。
前一篇:《名分的重要性》
后一篇:《一脚红鞋,一脚绿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