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

(2018-08-18 12:27:04)
标签:

杂谈

“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这话是孔子说的,意思是说,哪怕是把他四位弟子身上的优点与品德全部汇集起来,然后用之来交换自己身上的优点,他也是不会答应的!

《论语-述而》有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显然,孔子肯定了每个人身都有优点;不过,他人身上的这些优点他完全可以学习,但却绝不会抛弃自身所固有的品德。我想,这或许就是孔子说这句“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背后所暗含的全部意义了。

此所谓“四子之有”究竟怎么回事呢?据《列子-仲尼》记载,一日,弟子子夏问孔子曰:“颜回的为人怎么样呢?”孔子回答说:“颜回的仁慈之德比我强啊。”子夏又问:“那么子贡的为人怎样呢?”孔子回答说:“端木赐的辩论口才比我强。”子夏还问:“大师兄子路的为人又如何呢?”孔子说:“子路的勇猛果敢比我要强得多!”子夏再问:“子张呢?”孔子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颛孙师的庄重与严肃是强于我的。”老师的回答中,四位弟子都有强于自己的地方,搞得子夏有些疑惑了,忙起身离席郑重地问老师:“既然他们四人都有比您强的地方,那么四人为何还要拜您为师呢?”见子夏如此的激动,孔子稳坐在那里,冷静地说:“别激动别激动,坐下听我细说!他们四人,颜回虽然仁慈但却不懂得忍通;端木赐能言善辩但却不懂得适当木讷;子路逞勇而不知道示弱;而颛孙师虽然庄重但却做不到随和。而我却能得四人之才兼而有之;四人之长我有,四人之不足我亦能改之,并变为我之所长。所以我才说,“兼四子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呢!而这也正是他们四人之所以拜我为师,并从不三心二意的原因啊!”

圣人就是圣人,他必有自己看人应事之独到而又智慧的眼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