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啥意思?翻译出来可能会惊着人:儒生们嘴里一边诵背着《诗经》《礼记》,一边却干着盗墓的勾当!用我们现在更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表面满嘴的仁义道德,其实背地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
这话最早谁说的?谁竟敢如此大胆地鞭笞与糟蹋儒家!现在我们觉得这会是天大的事,其实早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这不算啥,很正常。就像上面那样,毫不客气地给儒家身上“泼粪”的人是庄子!对,就是那位与老子齐名的道家鼻祖、那位一生崇尚自由与逍遥的庄子!
只要有机会,庄子是绝不会放弃“消遣”儒家的。这“儒以诗礼发冢”之说就清清楚楚地记载于于《庄子-外物》中: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若何?”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诗》固有之曰:‘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接其鬓,擪其顪,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这段翻译过来是这样的:两个儒生是按照《诗》《礼》盗墓的!站在墓口的大儒对底下墓坑里的小儒说:“天都快亮了,你事情办得怎么样啊?”墓坑里的小儒说:“尸体裙子与短袄还没有解开呢,嘴巴里面含着珠子!再说了,《诗经》里面本来就有‘青青之麦,生于陵陂’ 之句子呢。”上面的那个大儒听得不耐烦了,嘲讽道:“生前不给予别人施舍,死后还含着满嘴的宝珠做什么呢?”大儒遂命令墓坑里的小儒先固定住尸体的鬓角,然后手指按住尸体的胡须,金椎固定住尸体的面颊,最后慢慢撬开尸体的两侧嘴角,这样就一点都不会损伤到尸体口中的珠子了……
哈哈,不管是哪家学派,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